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ao >> 曹操 >> 正文

 

[图文]治国与治史: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1

平判。

此时朝政发生了重要变化,灵帝死,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听证。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但是太后不听。何进为了胁迫太后,作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即召董卓进京。当时曹操听说了这件事,便认为何进智谋不足,说:“宦官历代都有,但帝王不该授以大权,使他们严重干扰朝政。要清除宦官专权之乱,只需将元凶绳之以法即可,用一个狱吏就可办成,何必兴师动众将外将召回京内!此事一定不能成功。”结果,董卓的兵力还未到京城,何进就被宦官杀死了。董卓进京以后,另立献帝,京都大乱。

董卓也深知曹操的能力,所以上表献帝,封曹操为骁骑校尉,想与曹操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但是,曹操却十分清楚,董卓最终必败。所以他没有接受这个职务,反而是改变姓名,带领少数人马,偷偷走小路再一次东归故乡。

曹操带领着他的随从数人一路来到成皋(今属河南荥阳),想顺道拜访一下老朋友吕伯奢。

本来,朋友互访并没有什么,但是曹操拜访吕伯奢却引来了一个千古话题,给历史、文学、文化,甚至是为人处事带来了深远影响。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史书的记载不同,曹操与老朋友的这段交往也有不同的理解。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释时所引的《魏书》记载,当曹操来拜访吕伯奢的时候,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和宾客见财起意,合伙打劫了曹操,把曹操所带的马匹及财物抢走了,所以曹操就亲手杀死了他们几个人,才摆脱了困境,逃了出来。而裴松之所引的另一部书《世语》的记载则完全不同。《世语》中说:曹操拜访吕伯奢的时候,吕伯奢恰巧不在家,他的5个儿子却都在家,于是他们以宾主之礼热情地招待了曹操。但曹操看到这家人这样热情,反而认为这是圈套,感到自己没有按照董卓的任命赴任,这家人是不是要把自己交到董卓手里邀功?想到这里,曹操便在夜间挥剑杀死了八人,仓皇逃走。裴松之还引了一部叫《杂记》的书,记载得更为详细,说是这家人要招待曹操和他的随从,当他们在准备食物的时候,曹操听到了刀具等器物碰撞的声音,以为是准备对自己下手,于是就在夜间把这家人杀了。但是,随即曹操就后悔了,为他们全家的死感到悲伤,不过,痛定思痛,曹操还是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说完就毅然离开了老朋友吕伯奢的家。

由此可见,曹操杀吕伯奢家人的故事,本来就说法不一,除了第一种说法给曹操找了一个充分的理由之外,后面几部书的记载完全把曹操视为一个残暴自私、无情无义的人。我们且不管这两种对曹操态度截然不同的记载真实与否,光是后来“贬曹派”据此而作出的评价就足以将这件事变成真的,《三国演义》不但把这件事说成真的,而且还演绎出了更多原本没有的故事,如曹操往回赶途中,又遇到了吕伯奢,又用计将吕伯奢杀死。当陈宫责问曹操为何如此时,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实不仅仅是小说家,就连史学家也有不少人赞同这种说法。如清代周寿昌就说:“吕氏子弟宾客如果真的有劫持曹操的心思,那么他们就会有准备,曹操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够成功?只有在吕伯奢的五个儿子都把曹操当作父亲的朋友盛情款待的时候,曹操先自心生疑虑,才乘其不备把他们全家人杀了。曹操这是灭绝天良啊!”

正是因为有这些说法和认识,曹操在公众的心目中才逐渐由历史英雄变成了所谓的“白脸”、“奸臣”等,这是后话。

当日,曹操从吕伯奢家出来,路经中牟,亭长怀疑曹操是逃亡者,就把他交给了县令,这时县令已经接到了董卓拘捕曹操的命令,不过县里的一位功曹认得曹操,认为现在时局动荡,不应该拘捕天下英雄,所以请求县令把曹操给放了。曹操来到陈留,尽散家财,招集义兵,决心讨伐董卓。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曹操35岁,在得到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助、招募5000兵士之后,曹操再一次起兵,举起了平定董卓之乱的大旗。

讨伐董卓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术、袁绍、韩馥等人同时从各地起兵讨伐董卓,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以奋武将军的身份参与到大军之中。董卓听说之后,将献帝迁移到长安,自己则驻扎在洛阳,焚烧宫室,迎战义军。看到董卓兵力强大,袁绍等人畏缩不前。曹操力主进兵,说:“董卓已是穷途末路,要迅速前进,机不可失。”于是率先率兵西进,欲攻占成皋。陈留太守张邈派大将卫兹领兵协助曹操,遭遇董卓大将徐荣,卫兹战死,曹操中箭,所乘马匹也伤势严重,从弟曹洪将自己的马给曹操,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但是不可以没有你。”于是便步行到汴水,曹操才得以连夜逃走。关于曹洪让马给曹操一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曹洪产业巨大,骏马成群。曹洪让给曹操的马号为白鹄,这匹马奔跑时只会听到耳边风声,足不沾地。跑到汴水之后,曹洪无法渡河,曹操就将曹洪拉到马上,兄弟二人一同乘马奔驰,马匹行走如飞,数百里地瞬间而至,而马匹却足毛不湿。所以当时人称他们是乘风而行,此马也被称为是一代神骏。甚至有谚语说:“凭空虚跃,曹家白鹄。”

曹操狼狈逃到了酸枣,而各路军阀却按兵不动,曹操一面斥其名为义军却不图进取,一面帮助他们出谋划策,但是军阀为保各自实力,不愿进军。无奈之下,曹操与夏侯惇远赴扬州再次招募兵士,得到4000兵力,但不久兵士发动叛乱,曹操只率领千余人进驻到河内。此时,袁绍与韩馥商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竭力反对,说:“董卓罪大滔天,我们聚合义军共同讨伐,天下响应,这是因为我们是义军。现在皇帝年幼无助,一旦另立新君,天下哪里还能安定!”袁绍看到曹操不听他的计策,便又派人游说曹操,说:“现在只有袁绍势力强大,再加上他的两个儿子羽翼逐渐丰满,天下英雄,有谁能比?”曹操不予理会,从此越发看不起袁绍,并下决心找机会将其消灭。

七月,曹操因击破黑山义军而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之后到次年春天几个月的时间里,又连续击败多处义军,并在内黄打败了匈奴南单于的儿子,取得节节胜利。

此后,司徒王允和吕布设计杀死了董卓,但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又将王允杀死,并进攻吕布,吕布败走,李傕等人执掌朝政。

曹操在这两年讨伐董卓的战斗中,表现非常英勇,决策也非常英明,尽管各路军阀为了各自的利益,没有按照曹操的意见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但曹操却勇往直前,尽管明知自己实力无法与敌人抗衡,很有可能会全军溃败,甚至危机个人生命安全,但是,看准了目标,就不惜代价,曹操表现出了一个年轻政治家的坚韧和军事家的睿智。也正因如此,在后来的战斗中,曹操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军事实力逐渐扩大,政治地位也不断上升。

兖州牧

兖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得到了兖州,就意味着拥有了山东半岛、河北大部等重要地方。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黄巾义军将兖州刺史刘岱杀死。陈宫认为,如果拥有兖州,就可以利用兖州一步步夺取天下,成就霸王之业。于是在陈宫等人的努力下,曹操出任兖州牧,由此迈出了政治上更为有力的一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曹操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治国与治史: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1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学者新解:貂蝉一生只爱曹操 曹操靠女
    曹操诗全集(26首)
    诗词名:观沧海  作者:曹操
    诗词名:龟虽寿  作者:曹操
    “超世之杰”: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超世之杰”: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超世之杰”: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曹操墓到底在哪里?
    专家:曹操是河南人 与华佗故里均在永
    曹操的生存哲学成全了谁
    奸雄曹操一生中的最后心机
    【详细介绍】曹操
    曹操的王者气质 政治智慧和枭雄性格
    治国与治史: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2
    唯一能让曹操流泪的女人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曹操的生平
    易中天评曹操:曹操是个"奸雄"
    曹操非凡的用人智慧
    三国演义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
    曹操好色付出的代价:低声下气遭丁夫
    三国随札-曹操的忠奸评价
    曹操-把盗墓变成国家行为
    赵炎说三国:曹操的道德政治底线让现
    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之探究
    漫话三国人物之曹操卷
    曹操的吸才大法是如何练成的
    历史上的动人女子 曹操最钟爱的卞夫人
    曹操为什么不肯自己当皇帝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 传说神乎其神
    学者新解《三国演义》:曹操用巫术害死
    三国演义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文史杂忆:读曹操的诗
    死于曹操手中的“名士”
    我为曹操抱不平
    曹操其实没有那么坏
    拥有最高权力 曹操为何一生都不敢称帝
    乱世妖祸:同时迷倒曹操三父子的女人
    五说曹操
    《三国演义》之吓死曹操
    曹操打天下的本族子弟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