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德
主持人(傅光明):毛泽东在咏北戴河的一首《浪淘沙》里,提到曹操北征乌桓时有这样一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那是何等豪迈的曹操,与民间所传的那个“大白脸”的大奸臣差得多远啊。难怪郭沫若和历史学家剪伯赞先生,都专门写文章,要替曹操翻案,恢复历史名誉。还是借《三国志演义》名士许邵对评价曹操的那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奸雄势智谋过人,而且还得精通权术。奸雄的一面郭教授在上一讲里已经讲了,请他接着给我们讲讲《曹操的王者气质、政治智慧和枭雄性格》。
作为千古一奸雄,在《三国志演义》小说里的曹操形象身上,不仅富有一般奸雄所共有的恶性膨胀的贪欲和权势欲,而且还秉赋了一些一般奸雄所未尝有的过人的智谋、高超的权术和强悍的性格。
曹操与袁绍起兵抗董卓时,袁绍问他:“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曹操反问道:“足下意欲若何?”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则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33回)这里表现出曹操与袁绍的一个根本性的差异:袁绍崇尚武力,而曹操相信智力。而郭嘉论袁绍的“十败”与曹操的“十胜”,更是全面地说明了二者的区别——在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等十个方面,曹操都胜于袁绍。(18回)这里表现的不仅仅是郭嘉的智慧,而是人民的智慧,是人民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得出的智慧。
郭嘉所说的曹操“十胜”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是知人善任的王者气质;第二是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第三是刚猛果敢的枭雄性格。这三个方面,在小说里都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 首先,我们谈谈曹操知人善任的王者气质。
汉末时期,天下板荡,群雄逐鹿,人才之争是第一要务。在这一方面,刘备觉醒得最晚。刘备从顽童时起就做着皇帝梦,可是当曹操、孙权已成大气候时,刘备依然惶惶然地奔波于各路诸侯之间,无立锥之地,其主要原因,司马徽一语道破:“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35回)的确,刘备为他的人才观念的滞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他像“困龙”一样长期干涸而不得入水。司马徽的警示让刘备幡然憬悟,于是才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但诸葛亮的出山,并没有形成一个人才相互推举、多元互补、优化组合的良性特环态势,于是蜀国一方常常有人才匮乏、捉襟见肘的忧虑。
而曹操则始终以惟才是举、知人善任著称于世。李贽说:“老瞒每见人才,便思收拾,如徐晃等无一放过,只此便是伯王之本。”“文若(荀彧的字)的有计策,老瞒亦能用之,所以成大业也。”(《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第16回总评及眉批)“只一庞德,孟德多方得之,如何不干得成事业?”(同上第67回总评)毛宗岗《读三国法》说:“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
曹操在兖州时,便招贤纳士,文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玠等,武有于禁、典韦等。这些文武人才一直追随曹操,成为曹操南征北战的功臣。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只要为曹操效力,总能得到物质、荣誉、地位等方面的奖励。如曹操与张绣大战时,典韦为了掩护曹操,死拒寨门,最后中箭中枪而死。曹操亲自为他祭奠,痛哭着对诸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回到许都,又立祀祭奠典韦,封其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府。事隔一年,行军途中,经过典韦死难之地,曹操忽然在马上放声大哭,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亲自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毛宗岗评道:“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曹操如此重情重义,谋臣武将怎能不肝脑涂地,以死相报呢?
曹操不仅慧眼识英才,而且想方设法笼络人才。在会盟讨董卓时,袁绍、袁术兄弟瞧不起官职卑微的县令刘备和他的手下小卒关羽、张飞,而曹操却对三人格外青睐,力主派关羽打败董卓部下勇将华雄,并得与刘备三人共破吕布。而曹操礼遇关羽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小说用了四回篇幅,从屯土山约三事写到古城会,细致地描写了曹操对关羽的礼遇,其高潮是为关羽送行。 曹操得知关羽不辞而去的消息,先是“大惊”,但很快镇定下来,明智、通达、干脆利落地处理了这一事件。他首先赞赏关羽之行,对关羽离去,曹操的部下皆忿忿不平,有的主张追而杀之,而曹操却力排众议,再三称道关羽:“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千金不可易其志,……此等之人,吾甚敬之”。这些话,既表彰了关羽,又激励了部属,十分机敏得体。其次,曹操仍然极力笼络关羽之心,亲自为他送行。关羽表示:“久感丞相大恩,微劳不足补报。异日萍水相逢,别当酬之。”(毛本有删改)最后曹操还成全关羽之志,赠别之后,曹操又三番委派专使,通令沿途关卡不得刁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