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ao >> 曹操 >> 正文

 

[图文]曹操的王者气质 政治智慧和枭雄性格

难关羽一行。他何以对关羽如此周到呢?其实质在于“取信于天下”。当日屯土山关羽约三事,其三便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所以这时曹操说:“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嘉靖本于此处引诗评曰:“为爱英雄越古今,三番遣使意何深。应非孟德施奸狡,正是捞笼天下心。”(《云长擂鼓斩蔡阳》,毛本已删)李贽评道:“云长胆大,孟德量大,真都是英雄。”(27回眉批)裴松之《三国志注》说:“曹公知公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毛本已删)义释关云长,纠结着多种功利因素:对关羽将才武功的器重,对其离去的无奈,和顺水推舟卖送人情的乖巧,以关羽之义激励将士以及借之提高声望等等。曹操威镇中原、位极人臣以后,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不拘泥于一人一将之得失,而在于赢得天下舆论的同情,以吸引一大批真正理解并忠于自己事业的将士,厚遇关羽的故事就展现了这种政治胸襟。

    曹操举才“不念旧恶”的故事,在小说中屡见不鲜。正如张绣谋士贾诩所说的:“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如破袁绍后,发现了“许都及曹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谋士建议“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于是“尽将书焚之,遂不再问”。这种做法是从汉光武帝那里学来的。曹操认为:“吾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宽大为怀,促使转化。毛宗岗评道:“光武焚书以安反侧,是恕之于人心既定之后;曹操焚书以靖众疑,是忍之于人心未定之时。一则有度量,一则有权谋。其事同,而其所以用心不同也。帝王有帝王气象,奸雄有奸雄心事。”(毛本30回总批)又如袁谭死后,王修无视曹操的禁令,前往哭尸,曹操不但不怒不恼,反而视王修为“义士”,“礼修为上宾”。攻占汉中后,“念张鲁封仓库之心,重重相待,封鲁为镇南将军”。

    所有这些,都表现出曹操用人的气度和肚量,但也不乏权谋与机诈。如刘表的手下蔡瑁、张允卖主求荣,曹操加封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荀攸对曹操说:“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主公何遂加以如此显爵,更教都督水军乎?”曹操笑着说:“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41回)又如曹操欲派兵到樊城救援,抗击关羽,马超降将庞德毛遂自荐,愿为先锋,曹操于是加庞德为征西都先锋。于禁对此有所顾虑,曹操就当面质问庞德:“孤本无猜疑,但今马超现在西川,汝兄庞柔亦在西川,俱佐刘备。孤纵不疑,奈众口何?”庞德当面表达对曹操忠心不二,而且特地造一棺材,表示欲与关羽决一死战。要不是于禁从中作便,庞德几乎杀了关羽。(74回)
  在魏、蜀、吴三方中,曹魏一方的人才最盛,而且有源源不断的态势。对曹操“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的行为,毛宗岗评道:“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忠,则有似乎义。王敦不能用郭璞,而操之得士过之;桓温不能识王猛,而操之知人过之。”(《读三国志法》)曹操一方的人才储备,甚至为后来魏晋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的确,知人善任是政治领袖成功的秘诀。与曹操相同,自孙策临终授印起,孙权就以一个知人善任、具有宽宏度量的君主面目出现。孙策遗嘱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吾弟胜我十倍,江东必然不失。”(29回)

 


 

孙权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时不满二十岁,第一件事就是提拔周瑜为帅。当他向周瑜讨教守业之策时,周瑜的回答字字千钧:“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于是周瑜推荐了临淮义士鲁肃,鲁肃一见孙权,就把他当作“可以为尧、舜”之主。而“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战略性决策,正是鲁肃送给孙权的见面礼。鲁肃又推荐了博学多才的诸葛谨。此后,孙权在广纳贤才方面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在自己周围集中了一批治国安邦的谋臣和武将。他开办宾馆,由顾雍、张紘负责接纳四方宾客。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文得阚泽、严峻、薛综、程秉等,武得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一时人才云集,“文武诸人,共相辅佐,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雄视魏、蜀。
   如果说刘备的魅力主要是道德魅力,曹操的魅力主要是才智魅力,那么孙权的魅力则主要是人格魅力,他对人磊落坦诚,与曹操的权诈、刘备的伪善判然而别。孙权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毫不苟且。他先后重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如刘备兴师为关羽报仇,诸葛谨请命出使蜀汉讲和,孙权大喜应允。张昭担心地说:“诸葛子瑜见蜀兵势大,故假以请和为辞,欲北吴入蜀。此去必不回矣。”而孙权却胸有成竹地说:“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盟。孤不负子瑜,子瑜亦不负孤。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吴,孤欲使子瑜留之。子瑜曰:‘弟已事玄德,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谨之不往。’其言足贯神明。今日岂肯降蜀乎?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果然,说话间,忽报诸葛谨回来了。由此可见其知人之明。又如孙权重用陆逊,受到许多人反对,他的信任仍然是坚定不移的,最后西破刘备七十万军队于夷陵,又多次北拒曹兵。曹操率兵下江南,看到孙权在濡须口的水军阵容后,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61回)《三国演义》108回有诗称道:“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其次,我们谈谈曹操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

    曹操早就看出刘备是英雄,是“人中之龙”。在小说中,刘备先后两次投奔曹操,都不过是“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权宜之计,曹操则自始至终以诚相待,恩礼并加,并允许其来去自由。当刘备在诸侯角逐中尚无立足之地,被吕布打败暂时投靠曹操时,曹操就预见刘备为当今天下之英雄(16回)。刘备第一次投曹操时,曹操的谋士就力主翦除刘备,以绝后患,但当即被曹操断然拒绝。他说:“方今正用英雄之际,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不可做“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的蠢事。他待刘备“以上宾之礼”,表荐他为豫州牧(《曹操兴兵击张绣》)。这充分表现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曹操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曹操的王者气质 政治智慧和枭雄性格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学者新解:貂蝉一生只爱曹操 曹操靠女
    曹操诗全集(26首)
    诗词名:观沧海  作者:曹操
    诗词名:龟虽寿  作者:曹操
    “超世之杰”: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超世之杰”: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超世之杰”: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曹操墓到底在哪里?
    专家:曹操是河南人 与华佗故里均在永
    曹操的生存哲学成全了谁
    奸雄曹操一生中的最后心机
    【详细介绍】曹操
    治国与治史: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1
    治国与治史: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2
    唯一能让曹操流泪的女人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曹操的生平
    易中天评曹操:曹操是个"奸雄"
    曹操非凡的用人智慧
    三国演义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
    曹操好色付出的代价:低声下气遭丁夫
    三国随札-曹操的忠奸评价
    曹操-把盗墓变成国家行为
    赵炎说三国:曹操的道德政治底线让现
    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之探究
    漫话三国人物之曹操卷
    曹操的吸才大法是如何练成的
    历史上的动人女子 曹操最钟爱的卞夫人
    曹操为什么不肯自己当皇帝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 传说神乎其神
    学者新解《三国演义》:曹操用巫术害死
    三国演义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文史杂忆:读曹操的诗
    死于曹操手中的“名士”
    我为曹操抱不平
    曹操其实没有那么坏
    拥有最高权力 曹操为何一生都不敢称帝
    乱世妖祸:同时迷倒曹操三父子的女人
    五说曹操
    《三国演义》之吓死曹操
    曹操打天下的本族子弟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