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i >> 毕飞宇 >> 正文

 

[图文]毕飞宇

毕飞宇

  毕飞宇,男,1964年1月年生于江苏兴化大营乡陆王村,1983年考入并在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从教五年。他是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中短篇小说近百篇。代表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是谁在深夜说话》、《哺乳期的女人》、《男人还剩下什么》、《蛐蛐 蛐蛐》、《怀念妹妹小青》、《地球上的王家庄》、《彩虹》、《相爱的日子》;中篇小说《上海往事》、《雨天的棉花糖》、《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并出版短篇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操场》等,被誉为:“写女性心理最好的男作家”。现供职于南京《雨花》杂志社。
  近年来毕飞宇得奖众多,其中有: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哺乳期的女人》)。 冯牧文学奖(奖励作家)三届小说月报奖(《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两届小说选刊奖(《青衣》《玉米》)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奖(奖励作家《青衣》《玉米》)。《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作品曾被改编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电视连续剧《青衣》。
  2004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四卷本《毕飞宇文集》,这套文集按照时间顺序编排为:《这一半》《冒失的脚印》《轮子是圆的》《黑衣裳》。
  2005年是原创长篇小说的丰收年。在一众一线作家各自推出长篇新作之后,以中短篇小说知名的毕飞宇在时隔8年之后,推出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平原》。这本小说自然也被看成毕飞宇的转型之作。和此前的中短篇小说一样,《平原》关注的仍然是农村题材,描写的也仍然是上个世纪70年代,而从思想倾向上看,《平原》同样依然保持着对现实的强烈介入感,小说中“带菌者”的象征提法更是直接指向现实。从这个意义看,所谓转型,只是就小说的规模而言,《平原》在毕飞宇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延续性要大于标志性。
  继零六、零七年的短篇《彩虹》,《相爱的日子》和《家事》之后,毕飞宇又在2008年第九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其个人写作生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推拿》。在这部作品中毕飞宇关照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毕飞宇在年轻时曾任教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那时候起,他就和残疾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涉及残疾人,似乎总也离不开同情与关爱。毕飞宇却认为,小说家不可以做同情与关爱的注射器,他坚称,人的立场是他唯一愿意坚守的立场,而不可能是残疾人立场。在毕飞宇写作过程中,时常想回避一些问题,他“下不去”手,但是,为了人物的饱和度与真实性,他勇敢地放弃了一些“婆婆妈妈”的念头。他说,这一切都来自于尊重。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评论到,毕飞宇的《推拿》恰恰以很小的切口入手,对盲人独特的生活有透彻、全面的把握。这部小说表现了尊严、爱、责任、欲望等人生的基本问题,所有人看了都会有所触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上海往事》、《那个夏天,那个秋季》、《玉米》、《青衣》等多部中篇小说,以及《毕飞宇文集》(四卷)。作品曾被译成法文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曾两度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中短篇小说最高奖项),多次获得《人民文学》小说创作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冯牧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奖、庄重文文学奖等。《青衣》等多部小说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毕飞宇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毕飞宇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