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伟(1890——1955)
现代心理学家、对国文国语教学进行心理实验研究的首创者。字险舟,湖北沙市人。191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21年秋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应邀任国立东南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兼师范科主任。1927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1933年又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师范学院院长;同年起,受聘为教育部首届“部聘教授”。1934年在南京创办万青试验学校,对优秀儿童进行各种教育心理的实验,成绩卓著。抗日战争期间,专任中央大学师范科研究部主任和研究院教育心理学部主任,首创教育心理研究所,任所长;创办大型学术刊物《教育心理研究》,作为发表研究成果的阵地;开设心理实验班,对儿童学习汉语和英语的心理进行比较研究。重要论著和译著有《高级统计学》《教育心理》《中学学科心理》以及作为语文心理学研究重要成果的《汉字之心理研究》《阅读心理·汉字问题》《阅读心理·汉语问题》《中学国文教学心理学》等。
艾氏对学科心理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1947年写的一篇论文中曾说,在中国“关于教育的实验研究并不是没有人在埋头的做……在国外关于这些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实验了40年以上;就是在国内也有少数人实验达25年。国外所研究的结果可以作我们的参考,但我们不能盲目的引用,况且许多基本教育的问题是我国的特殊问题,必须我们自己从事实验,而无法可以借鉴的呢!”艾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一生倾注全部心血,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获取符合汉语汉文特点及其教学规律的结论。作为一个长期留学国外的学者,能有这样的卓越见解,是难能可贵的。
早在1923年,艾氏在华盛顿佐治城大学时就对汉字的形、音、义三大元素与阅读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吾人宜用简体字”的结论。自清末乃至五四,王照、劳乃宣、钱玄同等人早已奔走呼号,倡导汉字的简化;可是用汉字心理研究的成果肯定简化汉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以科学实验为根据提出一系列简化汉字的原则,在我国文字改革史上,当推艾伟为第一人。
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心理,艾氏曾历时20余年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就记录在《阅读心理·汉语问题》一书中。艾氏认为,小学国语教学的阅读训练,首先要正确认识朗读与默读的功能问题。旧式学塾要求“书声琅琅”,即重视朗读,而艾氏通过实验研究提出要随着年级的递升,逐步加强默读的训练,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理解的程度。对于人们的阅读理解的水平,艾氏认为有三种理解能力事实上反映出三个等级水平:一是过目即理解(习惯和经验的条件都具备);二是细读始能理解(习惯条件尚未形成);三是再读三读始能理解(经验条件皆欠缺)。可见,这三种理解能力,实际上都关系到“经验背景”的厚实与否和“联想习惯”的养成与否。这些研究成果,至今还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