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对东北抗日人士自动组成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及东北抗日武装——义勇军给以支持,曾多次特遣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常务委员车向忱,携带他的亲笔手谕,秘密到哈尔滨、齐齐哈尔,并越过兴安岭进抵黑河,向抗日将领马占山、李杜等部进行慰问,传达抗日指示。他两次派救国会的联络员黄宇宙带著自己的亲笔信件与抗日义勇军首领唐聚五、邓铁梅等取得联系,推进抗日运动。他得到熊飞(辽宁省警务处骑警总队长、救国会军军事组副组长)缉获日本汉奸、张作霖的亲侄子张学成的报告后,立即复电处决,并盛赞熊的爱国行动。
1932年8月,张学良被蒋介石任命为军委会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当时,伪“满洲国”成立不久,日寇的侵略矛头又指向了热河、北平、天津,企图侵占华北。张学良决心用赤血贯彻抵抗,保卫祖国,洗刷自己和东北军不抵抗的丑名。1933年元旦,日寇进攻山海关,张学良令东北军何柱国部奋起还击,就此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山海关失陷后,日寇向热河进逼,张学良立即将长城以内的东北军调进热河布防,并电请中央派兵支援。当时,南京政府派中央军刘戡的第八十三师、黄杰的第二师、关麟征的第二十五师北上支援。同时,派军政部长何应钦、财政部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罗文干、内政部长黄绍蛇、参谋本部次长杨杰等二十多个军政大员和军事专家前往北平。2月26日晚上,张学良在顺承王府(张的官邸)召集有关将领商讨作战任务的分配。他把热河地图摊在地上,手拿红蓝铅笔,划分各军防地。当时,宋子文、杨杰、商震、宋哲元也都在场。张学良抬头对宋哲元说:“明轩(宋哲元的号),请你把守长城冷口、喜峰口一线,好吗?”宋却以兵力不足,装备不好为借口,拒绝受命。张又对宋说:“你不必担心兵力单薄,何柱国摆在你的右翼,可以全力支援你。”宋又认为何柱国是败军之将(指山海关之战,没能阻止日军前进),靠不住,再次拒绝受命。这样,张学良的作战部署就无法进行下去,只好休会。第二天,张学良又与宋子文、杨杰等商量,初步拟定了作战计划,发表张作相为保卫热河的总指挥。对热河整个的军事部署,是编成两个集团军,各辖三个军团。张学良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东北军主力,以万福麟为军团长;张作相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孙殿英军团、汤玉麟军团、冯占海的新编六十三军、张作相的儿子张廷枢的第十二旅,并由阎锡山拨两个骑兵旅,共约二十余万人的兵力。
2月21日,日军分路向热河进攻。汤玉麟驻朝阳的一个旅,因营长邵本良叛变投敌,首先不战自溃;驻开鲁的一个骑兵旅也不放一枪,因而北栗、朝阳、开鲁于25日同时陷落。张作相由于临时受命,于27日赶往承德时,承德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城内乱成一团。汤玉麟用大批车辆抢运私人财产,向天津租界运送。万福麟当时指挥的东北军五个旅、三个炮兵团,因北票、朝阳的陷落,腹背受敌,没有得到张学良的命令,就全部撤进喜峰口。已达赤峰的孙殿英部,则观望不前;张廷枢的第十二旅开到古北口就按兵不进。3月3日晨,叛军攻进城,汤玉麟带著卫队逃向滦平,所以日寇仅以一百二十八人就占了承德。张学良闻承德失守,当即下令通缉汤玉麟,并对第一军团长万福麟下令:“立即反攻,否则提头来见!”但是各部为保存实力,纷纷后退,只有第一一六旅的团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