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 中文名称: 张学良 又 名: 毅庵 汉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生 卒 年: 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 国 别: 中国
生平简介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党将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军人炸死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学良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不愿作外国人的奴仆,特别是父亲的惨死,使他亲眼看见了与日本人打交道的危险性;加之,国仇家恨的痛苦,使他刻骨铭心,时时不能忘怀,所以他决不作历史的罪人,而要象岳飞、文天祥等历代民族英雄那样,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为了谋求集中全国力量共同御侮,他于同年12月,以“易帜”的果断行动,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陆海空军副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解除副司令职,改任北平绥靖主任。1933年日军攻占热河后引咎辞职。1935年率军到西北与红军作战,多次失利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 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逼蒋与中共合作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事变结束后亲送蒋回南京,从此被软禁。
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中共曾提出释放张学良,没有成功。后国民党撤往台湾,蒋将张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逐渐获得人身自由,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回归东北故里。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因病抢救无效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张学良年表
1901年诞生 1岁
6月3日(农历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张学良生在逃难中的大马车上,养育在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窝堡屯。因为此日与其父张作霖的遇难日是农历的同一天(即1928年的6月4日,也是农历四月十七日),故张学良从不在这一天过生日。
1907年 7岁
从师名儒,读四书五经。胞弟学铭出生。
1911年 11岁
4月,生母赵氏病故
1915年 15岁
步入社会。参加反对袁世凯勾结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游行示威活动。
1916年 16岁
奉父命和长他3岁的于凤至结婚,生有一女三男。
春,经周大文介绍参加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常有阎宝航陪同参加活动。拜奉天督军署英文科科长为师学习英文,结识了普莱德等一批外国朋友。
1919年 19岁
3月,张学良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炮科,结识进步教官郭松龄;以优异的成绩于第二年4月毕业。当年授陆军炮兵上校军衔。
1920年 20岁
6月2日,任奉天暂编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
11月,晋升陆军少将。
12月17日,任奉天陆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是年秋,率军赴吉林剿匪。
1921年 21岁
由本庄繁陪同,与张作相赴日参观秋操。归国后,建议其父改革军制、整顿纪律、严格训练,张作霖采纳了他的建议。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