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张骞 >> 正文

 

博望侯张骞外交理念及影响考

摘要:依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结合自身亲临实地考察,论证博望侯张骞外交理念实践及对汉代盛世与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张骞,外交,理念,影响,考
    司马迁《史记》有《大宛列传》,内详载博望侯张骞"始通西域"史实,笔者依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记载,结合自身亲临博望侯张骞封侯处(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治所)实地考察,认为博望侯张骞"始通西域"、"分遣副使使大宛(yuan 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大月(ru)氏(zhi)、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至印度河流域)、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于寘、扞(yu )罙(shen)及诸旁国" ([1]P3169)、"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1]P3169)不仅开拓了汉与西方诸国贸易的"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同时,也通过它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为我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博望封侯,是对张骞"始通西域"、打开国门的最佳奖赏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汉中人。建元(前140-前133年)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1]P3157)因道通匈奴,出使任务异常艰巨,汉武帝即在全国招募有能力出使并能完成使命的人,张骞以郎应募,遂奉诏出使大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一行百余人出关西行,在途经匈奴地时,果然被匈奴人俘获,匈奴为诱使张骞变节,便将张骞一行羁留在匈奴地,与妻、生子,以动摇张骞西行出使大月氏的意志。
张骞在匈奴十年,并没有丝毫动摇出使西域的信念,最后还是在匈奴人管束放松时,乘机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一起出逃,向西走了十余日路程才到达大宛,大宛听闻汉地财物富饶,非常喜欢,想与汉交往,便"为发道译,抵康居,康居传至大月氏。"([1]P3158)而此时,大月氏既已西迁,又居于肥饶之地,少寇,志安乐,无意再东迁近匈奴,同汉一起联攻匈奴,于是张骞在大月氏等不到消息,便又出使大夏,又等了一年多,仍无音讯,便从昆仑山北麓通道回汉,结果又被匈奴人俘获,直到一年后,匈奴人发生内乱,才乘机与妻、子一起回到汉地。结束了第一次出使西域长达十三年的漫长历程。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前后历经十三年,出使时一行百余人,回来时仅余张骞和堂邑氏胡奴甘父两人;途经匈奴、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除了解到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外,还认真了解到周围五六个国家的情况,如:在大宛国东北有乌孙(今新疆伊利河流域一带),大月氏以西有安息(今伊朗),伊郎再西有条枝(今伊拉克),康居的西北有奄蔡,大夏的东南有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并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社会、地理、物产、风俗等情况作了详细的了解,还了解到邛州竹杖与蜀布进入大夏的详细情况,回汉后及时向汉武帝报告,陈述自己对身毒国具体位置的推测,大胆提出开通西南通道的建议,这些信息,开阔了汉武帝的视野,使汉武帝对今新疆、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国家有了具体的了解,萌发了开发西南、西北通道的意向,于是,汉武帝开始注意建构与外国的联系,使人四道齐出,因西南诸道盗人阻击,最后只好仍从西北方向向外发展。
张骞归汉后,汉武帝仅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氏胡奴甘父为奉使君,直到元朔六年(前123年),又派张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1]P3167)可见,汉武帝是在证实张骞所言属实之后才封为博望侯的,这一点在《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以校尉数从大将军击匈奴,知道水,及前使绝国大夏,侯"([2]P249)的记载中可以得到证实。
二、张骞二次出使,分使副使,"西北国始通与汉"
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听取张骞建议,准备第二次派张骞出使乌孙,约乌孙攻击匈奴。乌孙原居于今敦煌、祁连之间,曾于大月氏为邻,西汉初年,因乌孙被大月氏击破,遂西迁到伊列水(今新疆伊利河流域一带建国,人口约六十三万)。于是,汉武帝拜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余人,每人备马两匹,牛羊万数,携带金币帛等值钱千亿,并多置持节副使,准备在可遣时派往其他国家。
张骞到达乌孙后,因乌孙国王老,近匈奴而远汉,畏胡而不敢徙回故地,再加上国内争权,国分为三,因此国王不敢自专,与汉联合击匈奴,张骞便"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寘、扞(yu )罙(shen)及诸旁国,乌孙发道译送张骞回汉,骞便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1]P3169)"而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1]P3169)更重要的是,张骞在乌孙分遣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寘、扞(yu )罙(shen)及诸旁国的持节副使,在"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1]P3169)"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1]P3169)充分证实张骞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奉旨出使的外交使节,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已经用自身的外交实践树立起友好交往的诚信形象,其言行举止已经赢得了西域诸国人民的尊重和信赖,成为当时使者极力效仿的楷模。而"骞还到,拜为大行,列于九卿。"([1]P3169)足见汉武帝对张骞出使所做巨大贡献的肯定与推崇。
三、张骞出使西域对汉代昌盛产生重大影响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梁,同时也促进了东西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张骞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博望侯张骞外交理念及影响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