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徐向前之谜
|
这位战士大声说: “是的!”日军官转头一声呼叫,满屋敌人立即乖乖投降。这些都是抗战胜利后,阎锡 山“挽留”的原“日军山西派遣军”的官兵。若不是亲眼所见,缴获日军的战士简直不 敢相信,一个人的名字会有这么大的威摄力。 无独有偶。1939年6月,徐向前奉命去山东,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他在山东 只呆了一年,却引起了军界、政界、舆论界的重视。在以后的数年间,国民党统帅部一 直把山东八路军称为“徐向前部”。 “徐向前”这个普通而又响亮的名字,魅力究竟何在?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徐向前随红四师到广州花县。 这一带的地主豪绅,兴风作浪,驱使民团每天围攻红四师,呼叫着,放冷枪。派出 部队去打,他们跑了,过一会又转回来。 象一群讨厌的苍找刮ё呕ㄏ爻牵值萌诵幕袒蹋苑埂⑺醵疾话材H蔚?br> 十四团党代表的徐向前主动请战,带领一个连,出了县城。正巧,一群民团又围攻上来, 徐向前对战士们说:“追!对付这群东西,要像打狗一样,一步不退,猛追!”说罢, 带头冲向前去。民团惊慌而逃。徐向前率领战士紧紧追赶,一直追到城郊象山脚下,在 这里,徐向前和他武汉军校时的同事程子华相遇了。程子华说:“民团太讨嫌了,像疯 狗一样,比正规部队都难打。”徐向前说:“你就用打狗的办法打它!”战士们以为他 说玩笑话,他去认真地解释说: “你们在乡下,没见过讨饭的人打狗嘛!有的人,拿个棍子,边打边退,那狗总是 追咬不放。也有的人,举着棍子,迎上去,追着狗打,狗就逃跑了。”一番通俗的比喻, 把战士们说开了窍。傍晚,民团又来进攻,红军战士穷追猛打,终于把疯狗似的民团治 服了。两天过去,当红军从花县出发去东江,沿途村庄的民团,不但不敢再扰乱,还在 村边插上木牌,写着“欢迎来境,欢送过境”的大字。从此,在红四师中“徐象谦”的 名字,连同“打狗战术”,在许多人中传颂着。徐向前这位不爱多语的党代表,以他的 勇气、才能和智慧,崭露头角,赢得了广大干部和战士的信任。 强将手下无弱兵。哪里的战斗任务最艰巨,哪里的情况最危急,徐向前就出现在哪 里。有时,敌人的子弹在他身边“嗖嗖”地叫,飞到他的脚边,掀起一股股尘土,他仍 从容不迫地进行指挥。有一次他的右胳膊中弹流血,就用左手指着敌人对想要帮助他的 战士喊:坚决把敌人压下去!在指挥员以身作则的带动下,他指挥的部队军纪极为严明。 四川军阀最重保存实力,惯打滑头仗。溃败时,官兵往往把木仓支。弹药、银元、衣物等 沿途丢弃,让对方去拣,以便自己争取时间逃命。在反三路围攻的一次战役中,敌人又 玩出这一花招。 但是,这一招对徐向前的队伍毫无用处。各追击部队根据徐总指挥的命令,一律不 去打扫战场,猛追快进,消灭敌人。川军从未见到过如此凶猛的追击战术,大批大批当 了俘虏。红军一鼓作气,沿途共俘敌6000余人。 徐向前智勇双全且颇有谋略,他率领的部队又勇猛善战,怎能不令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更使敌人望而生畏的还是他的“人山”战术。 徐向前无论走到哪里,都首先了解当地的敌情、民情、出产以及地形地貌,注意发 动群众,使队伍能够立脚生根。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特别是指挥大型战役,不仅多方 搜集情报,而且织组部队进行战前大练兵,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兵家打仗,向来注重“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徐向前 深谙此道。 抗战初期,徐向前到山西做统战工作,汤恩伯问他和刘伯承:“贵部政治工作(注: 指争取群众)出色,鄙部欲效法,不知从何做起?”刘伯承直言对答:“就是不要脱离 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徐向前说:“把老百姓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还能去 干坏事吗?”汤恩伯苦涩地说:“有理,有理!” 后来,在同阎锡山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会谈时,徐向前又针对晋军士气低落的 状况说:“敌军锐气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部队没士气。部队还是得有政治工作,多讲 一些‘大日本皇军’可以战胜的道理,把官兵的士气振奋起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 这样做的,几乎每次重大军事行动前都要亲自做战前动员,战后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徐向前从戎十余载,多在山区转战,莲花山、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 差不多都踏遍了。他从小生长在五台山下,他熟悉山地人剽悍纯朴的性情,也热爱掩护 过他、养育过他的大山。他对山地的作战指挥可说已纯熟自如。由于战争的需要,1938 年4月底,徐向前率“路东纵队”向冀南挺进。这里,除了孤独的尧山之外,平沙无垠, 林木稀落。面对强大的敌人,没有山地的依托和隐蔽,很难以游击的形式在这里进行持 久抗战。 然而,正如李先念所说,徐向前“具有惊人的军事胆略,从不知恐惧为何物”。他 找当地的干部、群众谈话,亲自调查冀南的民情、民俗,并和其他领导人一起研究如何 开展平原游击战争问题。一位干部对他说:“我们总不能只靠山,山高林密,总不如群 众好!”这位干部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要坚持抗战,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在平原上 造“人山”。5月21日,《群众》周刊刊出了他写的《开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徐向前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徐向前之谜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徐向前与阎锡山的四重关系:从师生到对手 |
下一篇文章: 徐向前:端正党风,首先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