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项羽本纪》
|
杨坚、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均是如此,只不过他们大权在握之后,身周便多一批墨客专职颂德罢了。由此可见成大事者终归不可拘泥于小节。约莫百年之前,川西有一位李宗吾先生创立“厚黑学”,指出凡能在政治上获得巨大成功者,均属脸皮既厚、心肠复黑之辈,并将汉高祖刘邦尊为“厚黑圣人”。司马迁赞项羽“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可谓评价极高,然其终不免败亡于刘邦之手,身死乌江、为后人叹,何也?盖刘邦于“厚”、“黑”二字上的造诣,亦乃“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史记》中明白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他的社会地位大抵与前几个世纪的贵族相似,韩信所言“恭敬慈爱,言语呕呕”等美德都是自幼因教养所形成;至于刘邦的出身则与他截然相反,司马迁恪于当政者的颜面,虽不能明说“高祖,流氓也”,却可综合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来进行暗示,例如《高祖本纪》中那句“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乍看起来好像是赞美他胸怀远大的志向,但联系一下通篇塑造的整体形象便会发觉,这里其实就是说他具有流氓的典型特征“游手好闲”而已。如今有个成语叫“遇人不淑”,项羽则颇可算作“遇敌不淑”的典型。试想刘邦此人,竟能在项羽欲烹其父时,随口说出“分我一桮羹”这样的话来,当真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之所不能为,无怪乎张良、韩信、陈平等卓然有见识者纷纷从项羽麾下投奔过来,死心塌地为他效力。遇到如此对手,项羽难免处处坠入算中、缚手缚脚,又岂能不败?司马迁大概也觑破了这一点,所以在《项羽本纪》的末尾写道:“太史公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真乃爱之深也、责之切也。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如果项羽有幸能活到南宋,不知他听了张孝祥此语,又当作何感想,大约是要引为知己了吧。可叹项羽至死也没有搞清楚,并不是天意要亡他,而是他的政治水平与对手天差地远,根本就不在同一个重量级。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钜鹿大战”是《项羽本纪》中仅次于“垓下之围”的沙场描写,也是项羽在诸侯中正式确立领导地位的时刻,因此司马迁便综合运用多种写法,将他刻划得精神百倍、豪情万丈,令人读来若历历在目。方其时“诸侯军救钜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唯有项羽麾下楚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两相比较之下,更显项羽刚猛无俦,文本中闪现出极浓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来。司马迁似是非常热衷欲描写这类个人英雄主义浓厚、最终却惨淡收场的风云人物,无论《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以及《刺客列传》中的荆柯等,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他的这种悲剧意识。这或许与他受了腐刑后心里异常苦闷有关。至于与这些英雄们站在相对立场的人物,则多受到他的贬笔,例如当项羽亲自披坚执锐、提出与刘邦二人通过“单挑”来解决问题时,刘邦即笑谢道:“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奸诈圆滑之本色尽显,全无半分英雄豪杰气吞山河的威风。不知是否受这段“单挑”的启发,罗贯中笔下三国时期“单挑”之风骤盛,日后竟影响到实际战争中——然而,即便是英雄如项羽者,上阵也仍是要披铠甲的——明末辽东经略杨镐帅兵十八万总攻后金时,西陆军总兵官杜松居然学“裸衣斗马超”的许褚赤膊上阵,露出全身伤疤当先冲锋,结果身中十八箭而死,六万人马随即覆没,史称“萨尔浒之役”。 许是司马迁爱极了项羽,所以既承认他不喜欢斗智的事实,便转而随时刻划其勇力,以求能与刘邦“各擅胜场”。《项羽本纪》临近尾声时,写他以一人之力搏杀汉军数百人,可谓善战之极。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直到“楚河汉界”之时,刘邦与项羽相比,武勇不如后者,威势不如后者,至于兵力则更加的不如后者,但刘邦也有一大优势是项羽无法企及的,那便是他背后的智囊团。这群人中最狠最毒的就是张良与陈平。当“汉欲西归”时,他们敏锐的看出楚军“兵罢食尽”,遂提出“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视先前达成的誓盟等若无物。我个人习惯把谋臣分为三等:下等者处处为道德观念所束缚,思路无法延展,很多时候空负智者之名,如《三国演义》中的鲁肃;中等者虽能打破道德约束,却不大考虑对方的道德水平,倘若仍从《三国演义》中举例的话,那么周瑜即属此列;至于上等者,骨子里毫无道德可言,随时都可能出尔反尔,不止懂得把握时机,更善于用诈,“帝师”张良正是因此才能做“厚黑圣人”刘邦的老师。“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辛弃疾《木兰花慢》)果然刘邦“从善如流”,仅仅一招“背信弃义”,就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刚刚产生如释重负之感的项羽彻底打入绝望深渊。但是,他们三人的计策能够奏效,内中委实应以陈平功劳为最,只因“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范增不在矣。 策马冻云阴里,谱胡笳一阕,凄断哀弦。 “楚汉之际,有一人焉,黑而不厚,亦归于败者,范增是也。”(李宗吾《厚黑学》)对于一切从智商出发的刘邦而言,项羽集团中最富有威胁力的,显然只能是范增。范增是一个很难评价的人物,当刘邦破成阳、击子婴、还军霸上、秋毫无犯之时,范增已看出其志不小,乃说项羽曰:“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及至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与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项羽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读《项羽本纪》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
下一篇文章: 《项羽本纪》 项羽简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