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历经沧桑的吴王夫差矛
|

吴王夫差矛 李卫
吴国是春秋后期在长江下游崛起的一个国家,其地域约在今江苏省南部。吴国在公元前六世纪阖闾、夫差父子为国君时迅速兴起,由僻陋之邦一跃成为使中原诸侯慑服的强盛之国,但又很快灭亡了,与晋、楚、齐等历时长久的大国相比,给人“昙花一现”的印象。 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的时代,任何一个诸侯国,要想图生存、求发展,都必须发展武力。故此,阖闾、夫差都大力从事军务建设,悬赏重金,鼓励工匠制造武器,于是“吴作钩者甚众”。尤其是吴国的宝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当时最为有名。 吴国的青铜器在江苏境内的江宁、六合、仪征、丹徒、句容、溧水、溧阳、丹阳、武进、无锡和苏州都有出土。但较为奇怪的是吴国兵器,如剑、戈、矛等,除在江宁偶见外,大部分都出在江苏境外,如安徽的淮南、庐江、霍山、南陵,湖北的襄阳、江陵,河南的辉县,山西的原平、万荣,山东的沂水、平度和临朐等地。 1964年,在山西原平峙峪一座晋墓中,出土一柄“吴王光剑”,长50厘米,剑身装饰火焰状花纹,寒光闪闪,至今犹可断发。1976年,在湖北襄阳蔡坡12号墓中出土了一柄“吴王夫差剑”,长37厘米,剑身铸有篆书阴文两行10字:“攻敔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1983年,在湖北江陵马山5号墓中又出土了一件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全长29.5厘米。矛身与剑身相似而较短,中线起脊,两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后端各铸一兽头。骹(又称(上竹下角),为装柄之用)中空。骹口扁圆,口沿内凹。矛体满饰菱形几何暗纹。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据专家考证,鈼为矛属刺兵器。由此可知,此为吴王夫差自用,此矛冶铸精良,保存完好。现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4月03日第七版)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吴王夫差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历经沧桑的吴王夫差矛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