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云,战国时期魏文侯与大夫们饮酒,命公乘不仁为“觞政”,觞政即是酒令官。公乘不仁办事非常认真,与君臣相约:“饮不嚼者,浮以大白”,也就是说,谁要是杯中没有饮尽,就要再罚他一大杯。没想到魏文侯最先违反了这个规矩,饮而不尽。于是公乘不仁举起大杯,要罚他的君主。魏文侯看着这杯酒,并不理睬。侍者在一旁说:“不仁还不快快退下,君王已经喝醉了。”公乘不仁不仅不退,还引经据典地说了一通为臣不易、为君也不易的道理,理直气壮地说:“今天君王自己同意设了这样的酒令,不令却又不遵,这样失信能行吗?”魏文侯听了,说了声“善!”端起杯子便一饮而尽,饮完还说:“以公乘不仁为上客”,并对他称赞了一番。
从此,魏文侯每次喝酒都非常自觉地遵守酒令,有令必行,有约必践。有一次,魏文侯跟虞人约定了打猎时间。到了那一天,魏文侯喝多了酒,恰好又下起了大雨。但是魏文侯记起这次约会,准备出门。他左右的人劝说:“今天,您喝多了酒,天又下雨,不去约会也有情可原。”魏文侯说:“我跟虞人约定打猎,君子难道 不遵约定的时间吗?”魏文侯冒雨到虞人那里去了,并亲自宣布停止这次打猎。
资讯来源:中华酒文化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