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魏文侯
|
之间就有了一大片土地,对突入卫地的赵国都城中牟威胁极大。赵烈侯对魏文侯对赵国的压迫很不满。但由于此时魏国十分强大,魏文侯又巧言令色,打着三晋联合发展的旗号,赵烈侯还没有与魏国决裂的勇气。魏文侯的三晋联合实际上是以魏国为中心,拉拢韩国,借着联合发展削弱赵国。赵国虽然也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付出的代价很大。魏文侯的巧取豪夺与当年赵襄子的手法一般无二。 魏文侯打着驱逐齐国在卫势力的名义,将齐、赵一直争夺的漳水南岸地划入魏国的势力范围,赵国在漳南经营多年的辛苦白费了。 魏文侯顶在漳水向南最突出的部位设立了邺县(今河北磁县东南邺镇)。邺县的设立使赵国南进中原的战略构想遭到了迎头一击。赵都中牟的前方是朝歌,东方是汤阴,都是魏国的重要军事据点。中牟的西方是太行山,无发展的空间。邺设在中牟的身后,使本来就突入卫地的中牟显得更加突出,更加孤立,十分危险,根本不适合作为国都。邺顶在了赵国南进中原的战略基地邯郸的正南方,迎头拦住了邯郸的南进去路。 邺是抑制赵国南进中原与魏国争利的战略据点,必须要任用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大臣,才能担当这个重任。魏文侯选择了名声赫赫的西门豹。 漳水经常泛滥涌向邺地,邺地的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当地的三老、廷掾借为河伯娶妇平息水患为名从百姓身上每年都搜刮大量的钱财。百姓中有好女子的人家为了逃避被选中为河伯妇的厄运,纷纷逃往外地,人口流失严重。 西门豹入邺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制服了当地的三老和廷掾,废除了为河伯娶亲的陋习,止住了百姓的流失,为百姓节省了每年为河伯娶妇付出的大量赋税。 西门豹为了解决漳水泛滥和邺地盐碱化严重的问题,在漳水南岸开凿了十二条水渠。这十二条水渠很好地完成了泄洪任务,消除了漳水泛滥对邺地的危害。西门豹从这十二条水渠引漳水灌溉邺地,反复冲刷,改善了邺地的耕地质量。西门豹的治漳成功,使从前以多水患、田地贫闻名的邺地变成了著名的良田。邺地的经济开始复苏,原来逃走的百姓又回来了。邺地处于赵、魏之间,离卫、齐很近,西门豹利用邺地的这个地理优势,鼓励百姓从事商业,获利颇丰。 邺地的百姓对西门豹都很感激,十分拥护魏国的统治。邺地在西门豹的治理下,成为魏国巩固的制赵战略基地,处于魏国中央政府的控制下。赵国对邺曾经采取过多次的进攻,但是却无法巩固地占领,魏军在邺地百姓的支持下很快就能赶走赵军,夺回邺地。赵国由于无法突破邺地对邯郸的封锁,一直无法南进中原。 魏文侯五十年(公元前396年),魏斯去世,太子击即位。 魏文侯从谏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资治通鉴》 译文 魏文侯命令大将乐羊去攻打中山国,轻松拿下,于是把自己的儿子魏击封到那里为王,也就是把中山国给了儿子魏击。事后的某一天,魏文侯问众大臣说:“你们看我这君王当得如何呀?”众人一齐说:“没治了!酷毕了!”大臣中只有一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叫任座。他说:“你把中山国打下来了,不把这中山国给自己的弟弟,却给了自己的儿子,就冲你这一点,也不是啥明君!切切,自己个儿没事瞎吹吧你就。”文侯一听大怒,任座一看惹不起,躲吧。于是就急匆匆地走了。他刚走,文侯就问翟璜:“我是个好的国君吗?”翟璜说:“你是个好的国君。”文侯问:“说说理由?”翟璜说:“臣听说君王如果仁义贤明,那么手下的臣子一定敢说真话。今天看这个任座敢这样说你,我就知道你是个仁君了。”文侯一听大喜,马上命翟璜去赶任座回来,并且亲自走下堂来迎接,把他当成上宾来看待。 这是一件小事情,以魏文侯使乐羊取了中山国,然后将中山国与了其子的事情为引线,道出了帝王将相的生存之道。 人皆有私心,却要与大局相权衡。文侯虽贤达,却也难免生出些护短之心,取了块不错的土地,首先想到的是留给自己的儿子,却被大臣任座指出不妥。事实上后世江山都是儿子的,那么把一点眼前利益给了中以帮他稳固江山的人又有何不可呢?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君主没有臣子豁达。更幸者,臣子中贤达者有二。试想如果翟璜不能及时指出魏文侯的过失,那么文侯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正在犯着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那么他也就连“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上一页 [1] [2] [3] [4]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魏文侯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魏文侯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大魏文侯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