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豪强霸占的土地越来越多,成为大土地所有者。这个问题西汉初期就已经产生,丞相萧何就曾以极低的价钱强买关中民田,是为早期兼并。汉武帝时,董仲舒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到成帝、哀帝的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更是发展到疯狂地步。汉哀帝一次就赏赐给宠臣董贤20万亩土地。土地兼并的结果,是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或横死道旁,或沦为奴隶,或铤而走险。
第二个问题是残存的奴隶制过于残酷。西汉还有生产性奴隶和非生产性奴隶。奴隶命运至为悲惨。《资治通鉴》载王莽的话说:“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不合主人心意就杀死。当时奴隶的主要来源是失地农民。《汉书·成帝纪》说,失去土地的农民“饥饿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所食,人至相食。”不卖身为奴,怎么办呢?与此同时,《汉书·贡禹传》说,贵族之家,连狗和马都因为吃得太多,“苦其太肥”,必须“日步作之”。天天牵出去遛达,以免影响秀美。
这两大问题互相牵连,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民众揭竿而起,烈火四处蔓延,王朝风雨飘摇。当时危险的状况,从汉成帝一个诏书中可以看出端倪。在这个诏书中,汉成帝坦率承认现实极为严峻,已经到了混不下去的地步:“变异数见,岁比不登,仓廪空虚,百姓饥馑,流离道路,疾疫死者以万数,人至相食,盗贼并兴。”
王莽当然十分忧虑,但是他刚刚上任,还没来得及解决问题,就因成帝之死遭受挫折。
公元前7年 (成帝绥和二年)3月,45岁的成帝去世。成帝在位26年,无子,按预定方案,18岁的定陶王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哀帝上台,大搞自己的裙带关系,祖母家的人、母亲家的人,很多都封了大官。哀帝还把自己的祖母傅氏封为恭皇太后,与王政君并尊。在宴会时,傅太后座位与王太后座位平等摆放。王莽大怒说:傅太后出身不正,怎么能与至尊的王太后并排坐?立刻命令搬走傅太后的座位。傅太后咽不下这口气,拒绝出席宴会。结果王莽被罢官,回封地南阳闲居。
哀帝当政不久,几个有眼光的大臣如丞相孔光、大司空 (副丞相)何武、左将军、领尚书事(高级将领兼皇室办公厅主任)师丹试图解决两大社会问题,提出建议说,要限制私人占有田地和奴隶的数量。诸王、列侯、公主占的田应该有个限度。关内侯、官吏和民间富人占田不许超过三十顷。诸侯王的奴婢不超过200人,列侯、公主的奴婢不超过100人,关内侯、官吏和民间富人的奴婢不超过30人。哀帝刚当政,他的亲属及宠臣正要抢田占田,于是批示说,过一段时间再议吧。没有下文了。这就是西汉历史上胎死腹中的“限田之议”。
四
哀帝非常喜欢一个叫董贤的帅哥,两人搞起了同性恋,形影不离。一次睡午觉,董贤的身子压住了哀帝的衣袖。哀帝醒了,为了不惊动董贤,自己把袖子割断了轻轻起床。哀帝还封22岁的董贤为大司马,并且一度想把皇帝的位子让给董贤。
哀帝胡来,西汉的衰败与混乱更加严重,有识者都觉得大汉王朝的终结为期不远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哀帝时的博士弟子秦景宪受西域大月氏的使者伊存口授佛经,中国知道佛经自此开始。中国经学界著名的今文古文之争,也从哀帝时开始。
王莽隐居期间,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冲击。他的二儿子王获因事一怒之下,打死了一个奴隶。这在贵族之家本属平常,王莽却不这样看,他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经过痛苦思考,王莽命令王获自杀以赎罪。王获贵为皇帝外戚,怎能为一个奴隶偿命呢?经过几天争执,王获终于拗不过,自杀了。这件事击中了当时的社会焦点,消息四处流传,王莽此举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同情和好评。不少奴隶也因此提升了安全感。公元前2年(哀帝元寿元年)正月初一,发生日食,哀帝惊恐。大臣们说这是因为错待王莽,上天降罚。哀帝无奈,只好让王莽重返京师,伺候王政君。 五
公元前1年 (哀帝元寿二年),25岁的哀帝突然去世。此前他的祖母傅太后与母亲丁皇后都已去世。王政君成为最高权威,立即恢复王莽的大司马职务。王莽复职第一件事罢免董贤,并选立中山孝王9岁的儿子即位,是为汉平帝。王莽命令平帝的亲属一律不许进入京城,以杜绝新的外戚之患。接着,他把傅、丁两氏外戚全部赶出京城。王莽复出执政,得到全社会欢呼,臣民们觉得汉朝振兴有望了。这一年,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实际总理国政。
公元2年(平帝元始二年),发生旱灾蝗灾。王莽带头捐款100万钱,捐地30顷,救助穷人。230个贵族跟进,捐出大批粮食、土地,分给弱势群体。民众捕蝗虫,按多少给钱。全国无灾地区凡是财产不满2万钱、受灾地区财产不满1万钱的贫民,免交租税。发生病害的地方,腾出大房子给病人医治。一家死6人以上,给葬钱5千,4人以上给3千,2人以上给2千。王莽废去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迁移穷人去住。沿途饮食及到达之后所需田宅器具耕牛种子等,都由官府供给或借贷。王莽又下令在长安城中投资建设5个里共200个廉租房住宅小区,供贫民居住。权势开始向民生倾斜。王莽努力解决教育难题,扩大太学招生,太学生数量破纪录超过1万人。他还下令各地兴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增长知识。《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在京城为学者盖了1万间房子,建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对古典文献有所专长的,都召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千把人,每天讨论儒家学问。王莽还大抓意识形态建设,根据《周礼》精神,重订车服制度,分等级确定国人的着装、住房、器用、婚丧式样。接着又下令对老人、儿童不加刑罚,妇女非重罪不得逮捕。一时之间,文治极盛,社会风气大为好转。逢到灾害,王莽自动吃素,并赦免囚徒。这些改进或改革措施,大概属于胡适所说的“社会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对这些举措也很赞誉。
平帝12岁时讨论结婚,成千上万的士人百姓涌向政府大门不肯离去,要求平帝必须娶王莽的女儿,以王莽之女为国母,别的女子完全丧失竞争力。王莽女儿当然被选为皇后,平帝赐给王莽25600顷土地,王莽都退回了。聘皇后的礼金两亿钱,王莽接受6300万,其中4300万周济刘氏宗族中的没落穷人,剩下的钱大部分孝敬王政君使用。
众大臣感念至深,先是提议把新野、召陵、新息、黄邮聚等四个地方的土地赐给王莽 (王莽退掉了新野、召陵、新息三个地方),接着又提议加封王莽为宰衡 (高于所有诸侯王公之上的职务官名,为西汉末年新创),后又奏请加封王莽九锡(自古以来视为最尊贵的九种物品,如最高级的车马、衣服、弓矢、乐器、仪仗队、武装卫队、天子祭祀天地用的酒、朱红大门、能罩住台阶的屋檐等,只有新皇帝登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