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武断地将“闻人”定义为“佞人”,就是钻了“圣人”讲课含糊其辞的空子。
孔子回答学生子张的这段话的大意是,子张问孔子:“什么样的士才能称得上是‘达’呢?”孔子反问子张:“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就是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很有名气。”孔子说:“这叫‘闻’,不叫‘达’。什么样的人才是通达之士?性格正直,为人好义,察人言语,观人脸色,常怀谦退之志。正因其在朝通达,在野亦通达,所以是通达之士。而所谓‘闻’,即‘名人’,表面上和颜悦色,好像是仁人君子,其实言行不一,还自以为是。这类人无论在野、在朝还是赋闲在家,都很有名气,这只不过算是‘名人’。”
其实孔子此语也是有歧义的,而且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且不说“达”如何,“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与“在邦必闻,在家必闻”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言行不一而且自以为是的人多得很,他们不见得一定会成为名人。
孔子的本意,大概是说那类“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的人,也仅仅是有点名气而已,比通达之士差远了。
作为“大儒”的马融,显然是看不惯吕不韦的所作所为,所以他认为吕不韦是奸佞之人。而司马迁的本意,似并不认为吕不韦就是个奸佞小人。司马迁的原话是:“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称吕不韦为“吕子”。“子”是古人对男人的尊称,犹言“先生”。如称孔丘为孔子,称孟轲为孟子,但没有人称赵高为“赵子”。如果司马迁认为吕不韦是“佞人”,怎么会称吕不韦为“吕子”呢?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作为乱世奇商的吕不韦,他无论在野还是在朝,都是不甘寂寞的,肯定会闹出点事情来的。也就是说,他不可能不成为一个“闻人”,即名人。
那么,为什么马大儒说吕不韦是“佞人”呢?
吕不韦从政后的政绩,前面已经论述过了。吕不韦最受马大儒之类的“正人君子”诟病之处,大概在于以下四点:
一是吕不韦大搞政治投机,为求荣华富贵不择手段,这是为仁人志士所不齿的小人行径。
二是吕不韦邯郸献姬潜移嬴氏国祚,这是为正统人士和主流舆论所难以认可的事情。
三是吕不韦与赵太后淫乱后宫,这在“正人君子”们的眼中,分明是秦国的国耻。
四是向赵太后进献嫪毐引起动乱,险些谋害“千古一帝”,险些影响秦国统一大业。这是为一些“爱国人士”所不能容忍的。
其实细论一下,这四处皆情有可原,无可厚非。
先说第一点。吕不韦搞政治投机,乃制度与时势使然。如果是民主选举制,对于政治家、野心家和政客来说,是否赢得选民的信任,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甚至是实现其理想的唯一途径。相比之下,这条路子要简单得多。而专制体制之下,无论是世袭制,还是禅让制、任命制,都是暗箱操作,由独裁者说了算。政治家、野心家和政客只好采取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胜者王侯败则寇。可以说,专制制度是一种使政客们为了向上爬不择手段的制度。煌煌二十四史,就是一部争权夺利的血腥斗争史。
第一,在这样的体制之下,不甘寂寞的吕不韦开动脑筋,舍得血本搞政治投机,也算是个识时务、有智慧的“英雄”。其行为固为仁人志士们所不齿,但他做得也并不太出格。而且,吕不韦在做这笔风险投资生意之时,便一五一十将自己的计划和盘告诉了异人,并向异人直言“吾门待子门而大”。吕不韦与异人是互相利用的关系,用句时髦的话说,是“合作双赢”,不存在吕不韦欺骗异人的问题。
第二,即使吕不韦邯郸献姬是他精心策划的阴谋,这也怪不得吕不韦,谁让异人恬不知耻地要抢朋友的情人呢?此事是异人无礼在前,吕不韦顺水推舟在后。异人被吕不韦欺骗,只能说明异人心甘情愿或自作自受。
第三,吕不韦与赵太后旧情复发,淫事夜行于内,秽声日闻于外,这在主张“灭人欲,存天理”的道学家们看来,绝对是丑闻!不过,话说回来,赵姬本来就是人家吕不韦的情人,异人死了,赵姬独守空房,难耐寂寞,与老情人重燃旧情,也是人之常情。况且,根据吕不韦想脱身这一情况来看,吕不韦进宫私通赵太后是被动的,太后令他进宫,他怎能抗命呢?
第四,吕不韦向赵太后进献嫪毐这个大流氓,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吕不韦倒是从赵姬这里全身而退了,谁知嫪毐却不是省油的灯。嫪毐与赵太后之事,才是名副其实的丑闻!对此,吕不韦固然有责任,但后世史家也应体谅他当时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的苦衷。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