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ang >> 蒋韵 >> 正文

 

理解蒋韵境小说的几个关键词

然也不例外。“她伸手一抓,摊开手掌,满掌的阳光。又一抓,握紧了,再摊开,又是满满的一掌。这 
么多的时光要怎么过才过得完?”“突然间她的嘴张大了,人就像钉在了地上,她的脸和手,一下子,变得雪白,仿佛被什么东西,刹那间吸光了,她站在那里,就像一个苍白透明的惊叹号!” ……蒋韵小说中类似这样精彩的语言段落俯拾皆是,例句1写嫁给大先生后梅巧对时光的感受,因了出嫁的无奈与被迫,所以才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但蒋韵对这度日如年感受的传达却极其形象而富于诗意。例句2写梅巧八年后见到凌香时身体的本能反应,那样一种无法预料的惊讶被蒋韵抒写得生动异常。一句“苍白透明的惊叹号”既收到了强烈的语言陌生化效应,同时却也极准确地捕捉传达出了人物此情此境中最真切的心理感受。小说的语言当然首先应该是及物的,但在此前提之下,我们却可以更进一步地体察到蒋韵小说语言那样一种精致、诗意、忧伤的品质的存在。能够同时具备这些品格的语言当然是一流的小说语言,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却是,蒋韵的小说语言也还具备着一种内在的呼吸节奏感。而这则进一步提升着蒋韵小说的语言品质。 
  四是悲悯情怀。悲悯情怀的生成表达当然与作家对于苦难、罪恶的展示与描写有关。悲悯情怀是一种带有超越性与宗教.感的内在品质,一个作家,只有首先以极大的勇气去直面并书写苦难与罪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表现出作家的仁慈与宽恕之心来,方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悲悯情怀。而蒋韵,则正是这样一位具有悲悯情怀的作家。《心爱的树》中写到凌香八年后见到梅巧,说完了她必须要说的一句话后.,有这样一段叙事话语:“说完了,她才能重新成为一个善良温情柔软的孩子,一个悲天悯人的孩子。”因为母亲对自己的半途抛弃,因了母亲对自己诺言的背叛,凌香内心中曾经充满了无法释怀的恨。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恨”支撑着凌香穿越重重障碍去寻找母亲的现实行为。然而当她看到满身沧桑的母亲,尤其是在凌香自己亲历了那么多苦难,目睹了那许多的死亡场景之后,她理解并彻底原谅了自己的母亲,并最终成了一位悲天悯人的孩子。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凌香的人生经历对其悲悯情怀形成的重要性。这就正如同,我们强调作家只有在直面并充分表现苦难与罪恶的基础上方才可能形成真正的悲悯情怀一样。而蒋韵在《心爱的树》,在她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则正是这样表现的。即以《心爱的树》为例,大先生是一位君子式的人物,对于大先生而言,一生真正喜欢真正难以忘怀的女性正是梅巧。因此,虽然梅巧背叛了大先生,虽然梅巧曾经以背叛的方式如此之深地伤害过大先生,但大先生最终还是原谅了梅巧,牵系着梅巧,正如同凌香对于梅巧的原谅和牵系一样。很显然,大先生是一位宽恕者,他不仅宽恕了梅巧,而且还恩义有加地关心帮助着梅巧。实际上,不管是凌香,还是大先生,都是蒋韵笔端塑造出的人物。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其实正是作家蒋韵自己那悲天悯人的情怀。因此,在阅读蒋韵小说的时候,我总感觉到蒋韵在以一种无奈而忧伤的目光注视着自己笔端活动着的人物。人物自有其自身的性格与行为逻辑,这逻辑在很多时候是连作家自己也无法干预得了的。于是,作家蒋韵便只能以这样一种悲悯的情怀去默默地注视自己小说中的人物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尧、林建法的 “在重新理解了苦难和乡愁之后,悲悯的情怀成为蒋韵写作的底色”这一评语,的确相当犀利地捕捉到了蒋韵小说最根本的艺术特质所在。 
   
  注释:①蒋韵《我们正在失去什么》,载《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②王尧林建法《小说家讲坛·主持人的话》,载《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③李遇春《对话与交响》,载《小说评论》2006年第1期。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蒋韵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理解蒋韵境小说的几个关键词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