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非:先锋和《敌人》
|
黎宛冰
十年会使先锋褪色,记忆迷失,文学圈对格非的记忆正是处于这种尴尬瓶颈。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格非正是先锋阵营里的醒目人物,他文字里的智者姿态和迷宫气息都曾让人耳目一新。但是这样一个人也面临着被遗忘的尴尬,盖因沉默的时间有点久。格非回来的脚步是含蓄的,最近可以看见一本再版的格非著作《敌人》,在封面上提示是中国第一本神秘小说,与此同时,他也回到北京的文化圈,在清华大学文学院当起了教授。如果要问格非在这若干年里有何作为,他会笑着说:读了博士,生了孩子,当了教授。好像都和写作关系不大。不过在34岁时就当上教授,这份成就也抵得上著作等身了。 在清华当教授不是蒙的,学生们敏锐尖刻,有时候提问会不客气得让教授也下不来台,有的学生的习作会让格非产生惊艳的感觉,更常发生的情况是经常看不懂。今天,一拨一拨人正在用涨潮的速度涌上岸来,70年代人还没站稳脚,80年代又杀出一批来,写作越来越年轻化。这是一个争抢做先锋的时代,在这样的速率下,先锋越来越像一个身体和年龄的概念。 ■新一拨作家没能让我激动
我觉得以70年代后为代表的这新一拨作家,在总体成就上,比起10年前,没有进步。现在这批年轻人,已经完全不能适应80年代的写作节奏。现在的读者也在丧失耐心,他们没有工夫看你的铺垫,等你铺垫完了,他也把书扔掉了。这批人嗅觉很敏感,例如我,可能要经过很多思考得到一个结论,他们不需要这样一个逻辑过程,他们的叙事很快,这也是时代变化使然。他们没有读过很多名著如托尔斯泰等,他们的思维方式更接近港台片,拿了刀子就得上。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70年代作家有自己的表现方式,但我还没有看见能让我激动的。我完全能理解他们,他们从本质上讲,并不排斥我们这拨人,他们写作上比较放松,活跃于80年代的那拨作家通常有较高美学抱负,经常把世界一流作家作为自己学习或模仿的榜样,这一代人里面可能还没有产生一流大师,但是他们的目标是大师。他们有雄心,起点不一样,现在年轻人让我比较失望的在这儿,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成为大师的想法。就我个人而言,对小说的要求希望尽善尽美,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如何世俗化、大众化,社会仍然需要产生这样一些人,像卡尔维诺这样的人不会多,但有一个就足够了。中国这么多年有一个曹雪芹,绝对不会掉价的,全世界排名总要排上一个。中世纪好作家不多,有一个但丁就够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抱负是一个问题,作家应该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语言成就,总需要有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不过我怀疑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能够产生大师,比方说一个小孩,从生下来就被各种广告教育要做成功的人,他们根本就不能承担挫折和失败。我为什么崇拜鲁迅?因为他承担了巨大的个人痛苦。你可能不是大师,但你如果连成为一流的想法都没有,我不敢恭维。 ■要争取当代读者
我的想法肯定和学生是有冲突的,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是很自信,觉得我这个观念是不是过时了,但我后来觉得不是这样。有一次开一个中法作家讨论会,当时法国一个主持人,罗兰巴特的一个女秘书,法国现代杂志的主编。她说,我不知道中国作家是否需要我们,但我们法国作家是需要你们的。我们发现面临一些共同问题,即通过怎样一种方式重新占领小说市场。如果我们了解整个世界,不仅仅限于美国的话,会发现中国很多年轻人的问题是被美国的文化蒙蔽,觉得最好的文化在美国,其实在美国之外有欧洲,欧洲之外有非洲……文学在各个地方的表现都不一样,我们视野应该开阔一点。 要争取小说这个市场,当代读者一定要考虑,不考虑的话就失去了。我现在在考虑一个严肃作家是否一定要牺牲掉市场,即为少数人写作。当然,我也不愿意为市场牺牲掉起码的价值观,如果那样的话,不如去做生意。 我很同意一个看法,应该重新思考纯文学和大众文学,作家应该在保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发出自己的声音,扩大自己的影响,如果没有声音发出来,就完蛋了。中国过去好的小说,像《水浒传》、《三国》、《红楼梦》,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有广泛的大众市场,所以并不是说越小众的东西越一流。所谓现代主义,它的口号实际上是无视读者的,把作家之间的距离也拉远了,一流的作家往往是看不懂的作家。 我个人最推崇的中国作家还是鲁迅,从五四以来的文体来看,张恨水、张爱龄、金庸都丰富了这个文体。金庸使现代汉语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东西,可以说在语言推广上作用很大,但他的小说境界不高。从境界而言,如卡尔维诺、卡夫卡、博尔赫斯这批人还是最好的。 ■谁是敌人
这本《敌人》是我10年前的一部作品,我的一些朋友认为它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恐怖小说和神秘小说,很多人问我谁是敌人?实际上它讲述的是一个人面对外界的具体困难时,信心在丧失,只好把命运归结到宿命和谶语上,所有的恐怖都来源于一种心理上的东西,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 我个人非常喜欢西方的神秘小说,如爱伦坡和阿加莎克里斯蒂,非常值得借鉴。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往诗意的方向发展,克里斯蒂的智商很高。 如果时间允许,我也想写一部真正的恐怖小说,那会是很好玩的一件事。 也许“新一拨”们对格非的思维方式会感到疏离,他所坚持的观念和目前甚嚣尘上的种种显然是有代沟的。在10年前,《敌人》是一本先锋小说,10年后,《敌人》又成了一部神秘小说,尽管很多读者得通过提示才弄明白这点,这就让人疑惑是否先锋易老?不过我好歹通过格非的说法弄明白了一点:先锋不是一碗青春饭、先锋不是搔首弄姿、先锋不是故弄玄虚以及诸如此类的废话,它该是过去、现在、将来都值得我们期待的东西,先锋最大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内心的孱弱。当然,下断言是危险的,而等待是比较保险的,那就等着瞧吧。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格非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格非:先锋和《敌人》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格非:我是一个业余作家 |
下一篇文章: 格非:十五岁出门远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