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uan >> 段德昌 >> 正文

 

百劫将星——段德昌

,还是省委领导分局?你凭什么用省委的决定取消各师?这个决议是错误的,我可以不执行。请你开一个党员大会,大家来投票。如果都赞成你的主张,我离开这里,回中央去。”

  夏曦一时语塞。

  “我们认识八年多,也算是老朋友了,我说几句心里话。”贺龙放缓语调,好心地劝道:“派九师出去,是你亲自交付的任务,怎么又反过头来怪九师?你组织红三军前委,不要当政委的万涛参加,这不是非驴非马的组织吗?你处分了段德昌,又不敢通知他,纸能包得住火吗?你办的几件事,哪一件事是站得住脚的?你来洪湖才几天,对情况不熟,对红军不熟,与群众不熟,可你随便处罚干部,今后怎么再与他们见面?”

  由于夏曦拒绝接受不同意见,万涛两次向中央写出申诉报告;以段德昌为首的前方将领写信,反对夏曦担任军政委,对省军委提出六条改进工作的意见,即军委会要充实军事、政治人才,军委会决定大的行动原则和作战方针,不能代替军部的具体指挥,军委会发出训令要审慎,等等;以苏区“四大文豪”(江陵县委书记侯文尉、监利县委书记孙之楚、沔阳县委书记栩栩、石首县委书记许斌)为首的地方干部对夏曦执行的“左”倾干部政策、土地政策、经济政策提出全面的批评。双方争执不下,无法调和矛盾,只好决定派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尉士钧到中央反映分歧意见,请中央裁决。

  如果讲政治智慧,段德昌、万涛和“四大文豪”都不是夏曦的对手。反对派把宝押在中央秉公裁决上。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想到,反对派所指斥的错误政策其根源都来源于“左”倾中央,中央怎么会支持他们呢?夏曦洞若观火,静如老僧。

  1932年1月,中共湘鄂西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洪湖瞿家湾召开,贺龙、段德昌从前线赶回来参加会议。夏曦首先作政治报告,说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会上有七十多位代表发言,反对他所作的政治报告,异口同声批评夏曦执行过火政策给根据地带来的严重恶果。段德昌还与众多的代表一起签名,要求撤换夏曦的领导职务。夏曦的处境空前孤立。

  可是到了第四天,中央派关向应随尉士钧来到洪湖,宣布夏曦代表的是“正确路线”,万涛等人对夏曦的批评则是“对中央进行的派别活动,是反中央、反国际路线的小组织活动”。

  尉士钧在会上作了揭发:“我去中央是万涛选的中间人物,但动身之前,万涛暗嘱我务必告倒夏曦。我把万涛的话告诉了中央,中央认为万涛指控夏曦是别有用心。”

  会议以夏曦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

  会后,段德昌痛苦地问贺龙:“党内还有讲道理的地方吗?”

  段德昌是韩信式的军事家,将兵宜多,布阵尚奇,作战飘忽,常有惊人之举。他曾经创造三个月歼敌三个旅的辉煌战绩,把湘鄂西根据地推向鼎盛。但是,在夏曦“两个拳头打人”战略指导下,贺龙、段德昌苦心积攒的家当被丢失得干干净净,红军由大胜转入大败。

 “有贺不倒,无段不胜。”

  这是湘鄂西的一句民谚。

  贺龙是红二军团、红二方面军的一面旗帜,他能维系军心,鼓舞士气,只要他在军中,无论遭受什么样打击,面临何种艰难险境,部队都能败而不溃,屡挫屡奋。

 
 
 
  段德昌是湘鄂西根据地最主要的战将和战役组织者,洪湖苏区所有的胜仗几乎都有他的功劳。

  他统率的部队被称为常胜军,苏区青年参加红军点名要到红九师。在频繁的战争中,兵员补充历来都是最头疼的事情。对于段德昌领导的红九师来说,这不是难事。官兵们自豪地编成顺口溜来唱:“杀我一百,只要一息;杀我一千,只要一天;杀我一万,只要一转。” 意思是说无论受到多大伤亡,红九师只需在苏区转上一圈,立刻兵员补充足额。

  1932年春,段德昌的军事生涯绽放出炫目的光彩,他创造月歼一旅的奇迹令人叹为观止。

  这年1月,红三军恢复师级编制,下辖七、九两师和独立团。1月中旬,红九师奉命出击襄河北岸,寻找战机。19日,袭占皂市,计划围点打援。皂市位于京山与应城之间,是国民党安在襄北苏区的战略枢纽。敌四十八师与段德昌交手多次,从未讨到便宜,他们判断红军攻皂市意在诱敌,拒不出战。

  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段德昌乘胜兵指应城。红九师在汉川独立团的配合下,分割包围应城西南的陈家河与龙王集两个制高点,攻势甚急。如果这两个据点丢失,应城将无险可守,应城侧后便是武汉。国民党湖北省政府主席、武汉绥靖主任何成浚急调孝感花园之四师十二旅张联华部前往解围。张联华不知深浅,督军急行军,赶往战场,几千人的部队被拉成一条长龙。

  26日,段德昌率部攻克陈家河,解除后顾之忧,然后乘夜埋伏于龙王集至应城的公路两侧。埋伏地点设在毛家河与张家庙的山坡树丛间。

  27日拂晓,张联华率部进至毛家河边缘。时值冬晨,大雾弥漫,前面山冈上矮树灌木,模糊难辨。参谋长心中生疑,提醒道:“旅座,谨防伏兵。”

  “公路两厢,共匪纵有天大的胆,也不敢设伏。”张联华不以为然,驱动部队前行。前行不到十五分钟,便听到半空中一声“开火”,山坡上飞下无数的手榴弹,轰隆隆炸倒一片。接着,红军指战员从树林中冲下,将公路上的敌军压缩成一团。仅仅用了一个小时,红军全歼敌十二旅,生俘张联华,歼俘敌军四千余人。这次战斗缴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其中步枪三千余支、迫击炮二十余门、轻重机枪八十余挺,军装一万多套。段德昌把轻重机枪全部集中到机枪连,还用缴获的战马装备了骑兵团。

  龙王集战斗后,贺龙率七师渡过襄河,襄北红军兵威大盛,当地的地主、豪绅纷纷外逃武汉。何成浚重新调整兵力部署,从洪湖中心区抽调十一个团组成三路纵队,限令在半个月内肃清襄北红匪。他还把段德昌的首级赏格提高到八万元。

  2月下旬,敌军以天(门)汉(川)苏区为重点发动清剿。敌一一四旅在旅长韩昌俊的带领下,由皂市出发沿汉(口)宜(昌)公路向灰埠头进剿,敌徐继武旅同时由天门、张截港向灰埠头移动,互取呼应之势。3月初,大雨如注,公路泥泞难行,韩旅遇阻于文家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段德昌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百劫将星——段德昌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