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uan >> 段德昌 >> 正文

 

百劫将星——段德昌

暴动,争取与其他红军部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蓝图虽然宏伟,可惜做不到。”段德昌把制订计划的人叫做“图上作业家”,认为以红二军团的实力连沙市都没有把握攻克,根本谈不上会师武汉。他主张利用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混战的有利时机,分兵四出,歼灭反动的白极会,拔去根据地内的白色据点,使洪湖根据地连成一片。

  对于攻打沙市,贺龙顾虑重重:“二、六军会师,虽然力量有所加强,可战术上彼此都不了解,缺乏协同作战的经验,贸然强攻沙市这样的重镇,恐怕会力不从心。”

  周逸群采纳大家的意见,决定以三个月为期,首先拔除洪湖苏区的白色据点,计划由贺龙率领二军向荆门、钟祥、潜江、天门出击;周逸群、段德昌率六军先将江陵、石首、监利、沔阳各县红色区域连成一片,然后与红二军会师潜江,经荆(门)当(阳)远(安)向襄河以北地区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切合实际、进退自如的发展战略。如果红二军团全力实行这个计划,不仅可以将洪湖苏区与湘鄂边、荆当远、巴(东)兴(归)(姊)归等红色区域联成一个整体,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横跨长江、汉水的战略根据地。可惜,这个计划在执行过程遭到湖北省委的严厉指责:

  现在的前委本身很右倾,当二、六军团会师时,全鄂西反动统治动摇非常,尤其是沙市市面恐慌已极,而当时敌驻军也仅一师,且红军声势浩大,群众斗争情绪异常高涨。此时红军应当立即攻占沙市,而你们以声东击西的办法攻监利,监利不克,又提出拔除数县内的“白点儿”,游击于潜(江)、天(门)一带。攻下潜江、岳口后,又经江陵返洪湖。省委两次督促你们进攻荆、沙,均不见回音,中央的方针是集中进攻,而你们是只集中不进攻。

  随后,中共中央长江局巡视员柳直荀和鄂西特委书记周小康赶至军中,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最新指示,要求红二军团立即从沔阳西返,准备攻打沙市。

  贺龙委婉地说:“中央提出要在一省或数省内首先取得胜利,气魄很大。我对于全局不太了解,但对于红二军团的实力却很清楚。二、六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万余人,远不如我北伐时期的二十军,而且缺少重武器,硬打一定会吃亏。”

  段德昌介绍沙市守敌的情况后,强调:“扼守沙市之敌为李虎臣师。李虎城野战不济,可他是守城专家。他当年曾与杨虎城一起创造困守孤城八个月的奇迹,人称他俩为西北军中的‘两城’。”

  “你们的毛病就出在这里。”周小康板着脸,批评道:“把敌人看得过于强大,把自己力量估计过低,彼长此消,就失去了执行中央命令的勇气。”

  9月4日,红二军团强攻沙市,激战一昼夜,受挫于坚城之下。红二军四师十团团长张一鸣等干部牺牲,伤亡达一千余人。军团被迫撤回潜江一带。

  这时,邓中夏受中共中央派遣来到洪湖,当即飞调红二军团集中于洪湖西岸待命。

  邓中夏在党内地位极高。他是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参与创建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和中共北方党组织;他是中国工人运动著名的领导人之一,领导过二七罢工、省港大罢工等工人运动;他还是共产党早期重要的活动家,长期担任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等职。中共中央派他来湘鄂西接任红二军团前委书记、政委和湘鄂西特委书记,其主要使命就是指挥红二军团渡江南下,截断武(汉)长(沙)铁路,配合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

  南下之前,红二军团决定攻打阻碍洪湖根据地南北交通的最大白色据点——监利县城。此前,红军曾经先后两次扑城,都未能攻克。贺龙这次把主攻的担子压在了段德昌肩上。

  监利县城面江而立,城池坚固,守敌为装备精良的新编第三师主力――教导团和全部由惯匪兵痞组成的监利保卫团(十六个连)。由于连续取得两次守城的胜利,他们气焰嚣张。

  在战斗中,邓中夏见识到了段德昌疾掠如火的指挥风格。当时,红军分三路,从北门、小东门和黄高桥扑城。22日拂晓,战斗打响后,段德昌指挥红六军第十七师锐不可当,首先突破黄高防线,涉渡后河,炸开城垣,一举攻入城内,然后通过巷战把守敌往城南江堤上逼。这时,潜伏在敌军中的共产党员杨嘉瑞率领两个连火线起义,敌阵军心动摇,分作两股逃跑,悉数被歼。在整个行动中,段德昌率领的部队像一股红色旋风,接敌隐蔽,攻击突然,进展神速,并且他指挥作战很有层次,部队均成纵深配备,遇到突然情况能够灵活变阵,似乎所有变化早在预料之中。

  攻克监利县城,是红二军团成立后取得的最大胜利,军团扩大到二万余人。战后,红六军军长旷继勋调鄂豫皖苏区,由段德昌接任军长之职。

  9月28日,中央派汤慕禹、刘鸣先到红二军团工作。邓中夏找贺龙商量:“汤慕禹在苏联是学军事的,经过正规培训,很有水平,段德昌虽然有勇有谋,但毕竟是打游击出身,我想让汤慕禹担任红六军军长。”

  “你可别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德昌文武兼备,是难得的将才,有常胜将军的名声。洪湖子弟参军,都争着往他的部队里钻,可见影响之大。再说他才接任军长没几天就换人,恐怕于军心不利。”贺龙虽然对邓中夏非常尊重,但在任用段德昌的问题丝毫不让步。

  邓中夏强调:“中央的意见是要汤慕禹任军长,违背上级的命令总不好吧。”

  贺龙想一想也是,于是说:“如果中央一定要汤慕禹任军长,段德昌不要换,我让出二军军长之职,由孙德清接任,腾出军团参谋长之职,让汤慕禹担任。”

  10月中旬,红一、三军团已经从长沙撤离,退往湘东醴陵。邓中夏决定实行南征,渡过长江,向江南进军,伺机夺取常德,直驱长沙,希望以此激起红一、三军团返攻长沙。这时,蒋介石已经取得了中原军阀混乱的胜利,正在部署对各根据地的第一次统一“围剿”,而一、三军团已经放弃攻打长沙,红二军团孤军独出,失去了任何战略意义。

  其实,邓中夏自己也对夺取长沙缺乏信心。他曾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渡江截断武长路及占领岳州,据我观察,第二军团能否担此重任,尚是问题,战斗能力实属有限。”但是,为了执行中央的命令,他还是机械地挥军南下了。

  红军不合常理的突然在江南出现,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段德昌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百劫将星——段德昌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