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话说·说话

作者:叶倾城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很不习惯的士司机的聒噪。那时刚去新单位就职,陌生的节奏和人际,是不能确定的洪水淹没我。常常深夜才离开,拦一辆车,师傅跟我搭讪几句,见我不响应,便扭开电台。评书声洪亮饱满,像一颗硕大金黄的向日葵,立刻撑满了的士空间。
  不听评书已经很久了。小时候,趴在床上听过《岳飞传》,喜欢得不行,睡里梦里也是一身白袍银枪、骑在白马上的岳飞,那是我们童年的白马王子。湖北虽然也有湖北评书,说来惭愧,我似乎没听过。楚地口音口齿绵缠,绝没有京片子那么铁嘴铜牙,实在不是说评书的料。
  而现在,在北地,我重新爱上了评书。就在这一个一个深夜的流动茶馆里,有一个人老在讲“北侠欧阳春”,是《包公案》还是《七侠五义》?一回书说到白玉堂和包公当面顶撞,旁边人都替他捏把汗:“你是来受审的还是来审爷的,爷说一句,你有十句等着呢。”包公也大怒:“来人呀,绑起来推出去铡了。”明知他死不了,心也不由得一揪。这时,车戛然而止,师傅按下计价器:“16。”我几乎想说:“师傅你往前开一段,让我听完。”终究没好意思。
  评书是我每晚的娱乐串串烧,安抚我饥饿的灵魂。我曾经动念想,也许我就能这样听全整本《包公案》?当然不可能,可听的太多。我听过《狸猫换太子》,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老侠”“大侠”,无穷无尽的“话说”,令我想起,评书原来就叫做说话呢。有一遭意外听到了连丽如说的《鹿鼎记》,正高兴呢就失望了,韦小宝的机灵活跳,淹没在评书无穷的废话和过场里,他披了一身的“小宝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有点儿笨拙有点儿滑稽有点儿进退不能,他的江南小痞子风格,忽然太像一个穿着大裤衩的膀爷。评书的粗糙质地,正如根雕,要的就是出自民间、土里刨出来的一块木疙瘩,可以任意刀砍斧凿。一块苏绣,可再怎么折腾呢。
  最有趣的绝对属《二战演义》:“话说那个斯大林一听,心里就来气了,心说希特勒你这老鼻子,你也太不是东西了……”如果不是有安全带撑着我,我必口吐白沫、厥倒在地。有朋友说,他们还曾经听过评书版《中国女排》,我没这耳福,只能臆想:“……此时只听一声‘哎呀’,大家举目观瞧,原来是女排队长孙晋芳。话说孙晋芳眼看形势不妙……”就编不下去了。
  我偶然发现交通台用评书说路况信息,立刻听得全神贯注:“话说有一位少年小马,为了替母亲买药,骑着单车就上了路。没想到,后面来了一段大卡车,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吱、飕、啪、啊(一连串几乎无法注音的形声词)……但见少年小马,已经倒在了血泊中。那个惨呀,我这个说书人,都不忍心说了……”
  我忍无可忍:“师傅,您换个台行吗?”
  为什么这么冷酷?把活生生、血淋淋的死亡化成娱乐?少年小马不是被换掉的狸猫,不是永远不死的白玉堂,他是一个真实的、像所有人一样真实的存在。即使我们不是人,只是兽,面对同一个物种的惨剧,是不是也不应该说得如此兴高采烈?
  将民俗变成恶俗的,是人的没心没肺。(青年报2007-01-12)

 

 

 

相关人物

姜琍敏  简媜  峻青   陆天明  流沙河  刘绍棠  玛拉沁夫  梅子涵   食指  史铁生  石评梅   魏明伦

相关文章

京城里的马   懒惰   卡桑德拉的眼泪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无事也要常登三宝殿   因为她是妈妈   她想她是海   四姐的绿庄园   陷阱    献给大汗的杏   狱中吟   以百合之名   散文-对他说“不”   散文-冬祭   散文-风信子女郎   散文-李清照的博客   散文-未嫁女儿先看婆   散文-想不爱都难   散文-我有一段情   散文-银杏街之蛊   散文-艾蒿香   散文-不过是莴苣   绝不低头   父亲的小女儿   玉兰家家有   什么也不做    没装气囊的婚姻    传 奇    他是这样长大的    工作是美丽的    我的七里香    桐花万里风沙路    喝花酒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