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义
作者:卢跃刚
检察长在列举了有关事实和法律依据后,严肃地指出:
人大代表颜跃明不构成犯罪,上述情况不符合颜跃明一案的实际,我以娄底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名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关于侦查、审判、法纪、监所四个监督职能,以及《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试行细则》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和《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特向贵局各领导提出:立即恢复人大代表颜跃明的人身自由,停止继续违纪诉讼程序、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第六章
娄底的故事
位于湖南中部的娄底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一九六○年建市,一九六二年撤销,一九八○年又恢复。是国内少见的建市如此短命、后又恢复建制的县级市。
翻开娄底年轻的档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口只有三十几万的县级市,在湖南省由于围绕着颜跃明没完没了的官司,有相当的知名度。
如果以为颜跃明一九九二年被非法拘禁二百一十四天是娄底政治生活中的偶然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刚进娄底市,就有知情人告诉我,娄底的特产之一,就是搞运动和窝里斗。有这样一些干部,不懂经济,不懂法制,习惯于"左"的那套东西,习惯于搞运动,习惯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治理方法,他们与改革开放的要求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九九二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何等重要的一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全国各省份各地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推进区域经济更上新台阶。这一年里,中国人想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四个字:改革开放。
而娄底不同。这里的最高首长的精力好像顾及不到改革开放。他们配上手枪,配上"大哥大",让"文革"当中臭名昭著、"文革"以后销声匿迹的专案组又死灰复燃,大搞监听、监视,大搞骇人听闻的刑讯逼供,制造冤假错案,制造白色恐怖,书写了娄底历史上最耻辱最黑暗的一页。
我们因此可以说,娄底市的一九九二年与全中国的一九九二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并使颜跃明再度成为娄底、湖南乃至全国的新闻人物。
颜跃明何许人?为什么独独他敢两次提出"市长罢免案"?敢向权力提出挑战?为什么专案组和市长一定要伪造罪名置他于死地?
先来看看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颜跃明都得到过怎样的殊荣:
一九八四年,他被市委、市政府、省二轻厅分别命名为"改革勇士";一九八五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优秀青年厂长"、"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九年,连续六年被市政府记大功;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九年,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一九八六年被提拔为娄底市二轻局局长兼党组书记,后任湖南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湖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娄底市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在他遭受了残酷的迫害后,一九九三年,在市五届人大会上,又被选为省第八届人大代表。
在湖南,颜跃明可谓声名显赫。
在娄底,可谓是声名过于显眼。
伴随着他声名渐涨的是,检举,揭发,告密,诬陷,和组织部门、纪委、公检法没完没了的调查。
我粗粗了解了一下,颜跃明当厂长、局长十年,几乎年年没有断过"揭发检举",年年都没有断过工作组调查。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一九八七年十月,市委在市直机关抽调了十几名主要负责人,分了四个调查组,调查了三个多月,结果是,颜跃明清白无辜。后来市公、检、法又组成了一个调查组,证明检举者诬告。
但是,所有调查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姑息养奸,对诬告者没有进行应有的制裁。在娄底市养成了一个好人得不到保护、恶人得不到惩罚的恶劣风气,实际上纵容和鼓励了经久不息的窝里斗,终于酿成了一九九二年非法拘禁颜跃明这一恶性事件。
而且,所有调查组都达到了一个共同的效果,就是把无辜者、改革者折腾得精疲力竭,心灰意冷。
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颜日衡敲开了我的门。
他是民谣里"杀掉六只鸭(颜)"的其中一只鸭。
因为他姓颜,因为他被列入黑名单,所以他在娄底市也受到了特别的"优待"。
一九八八年夏季,娄底地区正降大雨,杂交水稻种子严重歉收,娄底市委、市政府为此召开会议并作出决定,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利用各种关系,外出买种,并规定联系购回一斤新种奖励一角钱,购回一斤陈种子奖励五分钱。
市农委主任梁经求得知颜日衡五叔是绥宁种子公司书记,就动员颜去绥宁。
此行收获很大,以比较便宜的价格购回杂交水稻种五万六千八百四十斤,不仅满足了娄底稻种需求,还卖给了广西一部分,净赚了四万余元。
根据绥宁种子公司的规定,颜日衡得到"信息费"四千五百元。其中给娄底市农业局长六百元。
而娄底市不仅没有按照诺言兑现"信息费",而且认为颜日衡得到的"信息费"是贪污,市检察院立案,一九九○年四月三日以贪污罪将颜逮捕,同年六月十二日又"以贪污罪免予起诉"。颜日衡不服上告,娄底地区检察分院经调查,于一九九一年五月八日认定:"颜日衡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娄底市人民检察院以贪污罪对其免予起诉不当,应予撤销,作不起诉。"
然而有意思的是,市委、市政府置地检察分院的结论而不顾,于一年后的四月二十九日(就是颜跃明被监视居住的前一天),市委书记黄懿斌在迎宾馆礼堂宣布了开除颜日衡党籍、撤销副部长职务、行政职务降一级、工资降一级的决定。这一决定,使娄底市一片哗然。这明明是给颜跃明"陪绑",杀鸡给猴看!这事要是说给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人听,真会嗤之以鼻。
一九九二年,全国是大搞改革开放的一年,可娄底却是大搞"阶级斗争"的一年,是大搞"城市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的一年。
搞经济不行,搞这套东西却得心应手。市电台新闻部主任金明正告诉我,社教运动期间,他们被要求学习毛泽东的"老三篇"和"新三篇"。
"老三篇",文革的那一代人可能还记忆犹新,现在的年轻人就未必知道了。在此备述于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新三篇":《矛盾论》、《实践论》、《反对自由主义》。
我收集了一份娄底市委社教办一九九二年一月发的文件:《娄底市党政机关社教工作验收标准及实施办法》。验收实行百分制,不厌其烦地把一百分分解为五大类三十一种评判标准,里面从头到尾吸收了"文革"的精华,让你觉得似曾相识。
我从中摘到有意思的部分供大家欣赏:
宣传发动方面(15分)
召开了干部职工社教动员大会,动员面达100%(2分)。分别召开了骨干、党员、职工座谈会或其他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对搞好社教的建议和对领导班子的意见(3分)。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宣传发动工作,运用标语、广播、黑板报、墙报大力宣传社教的目的和意义,具有适度的舆论声势(2分)。干部职工对社教形成了共识,普遍有了正确的认识(4分)。班子成员自学"七篇"文章,做出读书笔记,并写一篇心得体会,召开了心得体会交流会(4分)
专题教育方面(25分)
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地开展了五课以上的专题教育,领导带头讲课(5分)。开展算账对比、现身说法、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演讲比赛等活动,配合系统的理论灌输教育(3分)。专题教育覆盖面达单位总人数100%(4分)。干部职工"两信"(注:指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解决得比较好(5分)。一把手找班子成员谈心,并做好谈心记录(5分)。班子成员写好反思材料(3分)
这些玩意儿,无论是走形式也罢,不走形式也罢,都在娄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必须请一位生理专家来作一个定量的分析,如果把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了学语录、写标语、听广播、办黑板报和墙报、造舆论声势、写心得体会、开心得体会交流会、算账对比、现身说法、参观访问、演讲、谈心、灌输教育等等中去,哪里还有剩余的热量去干经济搞改革?
上级领导应该听到这样的汇报:娄底市没有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他们一手抓斗争,一手抓"社教",可谓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非常过硬。今天,我们走到某机关,或许还能看到学习"老三篇"、"新三篇"的"心得体会宣传栏"里的一页页稿纸,在寒风中被掀起来,满天飞舞着大话、空话、套话、假话等等构成的废话。
自一九九二年四月至一九九二年十二月,颜跃明还在被拘禁期间,娄底市发生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十月份赵伯栋市长调任娄底地区公安处处长,主管全地区三百八十万人民的生命安全。第二件是在十月召开的娄底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黄懿斌在仅以超半数三票的险境下当选,觉得面子上实在过不去,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在十月十五日市中心组学习讨论十四大精神时,黄书记作了长篇发言,直抒胸臆:"这次十四大精神的学习,要加强党的领导,只能有一个中央,一个声音。我们娄底完全违背了这个原则。今后市委、包括人大、政府各家,只能有一个声音,我黄懿斌在,必须听我的。这次党代会,我一个书记只得一百零二票,是本地人搞名堂。人大有搞名堂的,常委有搞名堂的,各部、委、办、局,处级局级干部也有搞名堂的。尽管搞名堂,我还是选上了,多了三票,我感激这三位同志。本地人想当官,想把我黄懿斌选下去,但天不作美,我又当选了。我在这里,就不相信你本地人能翻天。涟源娄底人不信任我,不投我的票,省里批准,地区信任,地区领导要我干……我后悔过去太软。今后,我要以铁的手腕,搞名堂的,该撤的一定要撤,本地人想当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想得太美了,你们想当官,一个人也当不上。有些人讲,你有权,我有票,这次落选干部,包括乡干部,我给地区说了,一定要比原来安排得更好一些。你们有权不投我的票,我有权撤你们的职。一个也别想得到好处,我黄懿斌在娄底就得听我的……"
说到此,黄书记话锋一转,对着市建委党组书记邬秋恒说:"老邬你看是不是?这次有的单位选代表就不正常。这就是搞名堂。"
"黄书记,你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邬秋恒要求发言。他说:"娄底贯彻学习十四大精神,需要安定,需要团结,在娄底市这次党代会之后,思想上需要疏导。黄书记,今天你发言欠妥,欠冷静,胸怀不宽阔。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到选举的票数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说到投票,我就没有投你的票,投了申庆华一票,但你值得反思。"
听到"反思"二字,黄书记拍案而起。
"黄书记,你怎么要打巴掌,要打人!"
黄书记又在桌子上响响地拍了一下。说:"我就是要这样,就是要报复。看你邬秋恒怎么样!"
接着又狠狠地拍了三巴掌。
会议在这种气氛下不欢而散。
黄书记的一番话,实际上从另外一方面反映了娄底政治生活不正常的状态。
第三件事,颜跃明没有想到他所在选区的选民推选他为市五届人大代表候选人,并在他获得自由后的第三天,在所在选区内以最多票数当选为人大代表。在市五届人大上,他又当选为湖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当宣布这一结果时,会场代表为他长时间热烈鼓掌,很多人走过来跟他握手,拥抱。
颜跃明热泪盈眶。他深知,这种结果,是娄底人民给他的最高奖赏。他以人民代表的名义而受难,今天,人民又对他所遭受的苦难给以最大的安慰。这时,他朝主席台望去,从右往左数的第七个位子,空荡荡无人,黄书记已悄悄地走了……
赵市长开溜,调任地区公安处长;黄书记为勉强当选发火;颜跃明案件撤销并被选为省、市人大代表,这三件事情就是这样奇妙地胶着在一起,为一九九二年的娄底政治生活划上了一个句号。一个令人慨叹不已、很不轻松的句号。
我要走了。我提出要去颜跃明家看一看。
还是那个雨夜,到了颜家。分房子的时候,他是皮革厂厂长,他把好的楼层分给了职工,自己住上了冬冷夏热的最高层。两室一厅,家徒四壁。原来省市给他的承包奖,他都捐给了厂里办幼儿园和青年之家。墙上几个大镜框十分显眼,里面是一九八五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青年厂长经理和一九八八年全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会的合影,还有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参观皮革厂的照片。
客厅里的吊扇油漆剥蚀,锈迹斑斑,长沙发裂了个大口子,海绵被吐出来。
那台被怀疑可能是受贿的电冰箱,还是等外品,边上喷漆脱落。
颜跃明要送我去长沙。临出门,妻子在他的黑提兜里塞满了告状材料。他掂着兜,苦笑着解嘲说:"原来上省里提的是改革方案,现在提的是告状信。"
他认为,专案组的人今天还在耀武扬威,赵市长现在官居公安处长。目前的状况与娄底人民的情绪相距甚远。这样的结局不公道。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文革"期间还情有可原,可它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这是不能原谅的!他身上揣着有娄底市一百一十四名科局长以上干部署名的《强烈要求对非法拘禁、报复陷害省市人大代表颜跃明及其无辜公民的赵伯栋追究刑事责任的报告》,说省里告不准还要去北京。别说是人民代表,就是普通公民,这种状况也绝不允许!
湖南人喜食辣,美味佳肴也都是一个"辣"字。这里没有任何中庸调和的余地。湖南民风强悍,是否与地理的潮湿和食辣有关?清末,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定都南京,称雄天下。然而,湖南凭空杀出一彪人马,便平定了疆土社稷,延续和支持了大清江山。一百多年来,湖南英雄辈出,攻杀不断,世代怨仇不解,从未间断过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和矛盾。
这块播种仇恨的土地,能长出和睦相处、亲善友爱的庄稼吗?在旧的体制下,谁敢保证别的地方不发生类似事件?细细想来,令人恐惧。
娄底,相传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的地方。有人说娄星和氐星是煞星凶相,也有人说它们是福星高照。到底是祸是福?
娄底的故事还远没有讲完。二月二十四日凌晨,寒流来了,漫天都是雪片。我们匆匆赶路。我在风雪中与饱经磨难的娄底城告别。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较量并没有结束,我还会回来,无论是怎样的结局,我都会回来,最终完成娄底的故事。我相信,我还会为我这篇报告文学写一个可能是悲剧可能是喜剧,也可能是悲喜交加的长长的续篇!
首页 2
3 4 5
6 7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