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以人民的名义

作者:卢跃刚

  

这时,二楼的闭幕式散会,三楼这几个人长舒一口气也跟着散会了。
  颜跃明从屋里走了出来。一脸的苦笑和无可奈何。他不明白,为什么人民代表依照法律程序行使权利时,会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藐视法律,超越法律程序,凌驾于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机构之上,并随意把玩之?当人大主任,在权力结构上,往往被视作退居二线,所谓"退人大"就是这个意思。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谁赋予了书记和组织部长这种权力,可以随便在人大会上找代表谈话,逼代表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书记和组织部长的权力基础何在?
  
  娄底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罢免市长案"流产了。
  对于不知内情的代表来说,"罢免市长案"流产有些不明不白,直到会议的关键时刻,颜跃明竟不翼而飞,无影无踪。大会主席团也没有任何解释,就宣布大会"胜利闭幕"。
  代表们交头接耳,散去的脚步有些迟疑,不时地回头探望主席团,不时地在人群中寻找那个大眼睛、小个子、活力无穷的"罢免市长案"的领头人。他们还幻想着出现奇迹。
  会场的人都走光了,留下空荡荡的迷惑和失望。
  散会后,各乡的乡党委书记和乡长被通知,还要继续留下来开会。说是赵市长还要讲话。
  赵市长讲话了。
  他指着西阳乡书记毛国江、乡长贺朝生说:"'罢免市长案'你们那个西阳乡签了六七个名。你们书记、乡长很有本事嘛!"
  那口气十分人。
  "罢免市长案"的流产,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这在娄底的政治生活中已不是第一次。一九九一年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时,颜跃明曾邀约几位代表发起"罢免常务副市长梁杖伦案",但是在地委市委的强有力干预下流产了。而一九九二年的"罢免市长案"无论是开始还是结局,都是一九九一年"罢免常务副市长案"的翻版。
  一九九一年的罢免案更是悲壮,还在襁褓中就被扼杀了。当时,还刚刚听到点风声,地委市委便闻风而动。颜跃明刚刚征集到两个代表的签名,就被"软禁"了。地委纪委书记、市委副书记,把颜叫到一间空屋子里谈话,吃饭上厕所都有人跟着,不准与代表接触。天天谈话,谈到了不胜其烦的程度,一直磨到颜答应不提了,才让他出席会。
  那次,签了名的市五金厂党支部书记万冬先,都让张经发副书记批哭了。
  她找到颜,哭哭啼啼说:"局长,你别害我了。我不参加罢免案了。"
  "为什么?"
  "张书记跟我谈了几次话。如果我不退出来,要开除党籍。"
  党的纪律怎么能与行使人民代表的权利捆在一块儿?
  两次罢免案,书记们都向颜跃明发出了这样的警告:
  "你是党员,要有党性,要与党保持一致。如果不与党保持一致,继续提出罢免案,你要受到党纪处分,一切后果你自己负责。"
  颜跃明不明白,在罢免案这一点上,怎么"与党保持一致"呢?党说不准提罢免案?党说市长即使不称职,也要领导娄底全市三十二万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搞改革开放?
  颜跃明不明白,这些和人大会议毫不相干的党政干部,怎么能在人大会议上发号施令指手划脚呢?怎么能毫无顾忌地践踏民意呢?
  颜跃明说:"我是党员,我也是人民代表,既要讲党性,更要讲人民性。人民代表,就是要为人民鼓与呼。为人民服务也是党的宗旨。党性是人民性的高度体现,没有人民性,何谈党性?!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到底是宪法、党章大,还是你们市委地委大?"
  有人散布说,颜跃明要搞乱大会。
  作为联络员,行署常务副专员龙德发则向地委汇报说:颜提出罢免案是正常的,搞乱大会的不是颜跃明,而是赵伯栋。
  午夜时分,赵伯栋给龙德发打电话造谣说:颜跃明身上带着刀,要杀人!
  又是午夜时分,又是赵的电话:龙专员,颜跃明要跳楼自杀!
  龙德发冲着话筒严肃地批评道:"伯栋同志,你不要制造紧张空气!"
  龙德发对娄底的政治动态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罢免市长案"完全是被赵伯栋市长本人和市委书记逼出来的。他对我说:"颜跃明在一九九二年初,提出愿意辞去市二轻局局长兼党组书记职务,回到严重亏损,他原来曾任过厂长的皮革厂当厂长,如果干不好,可以就地免职。他给地、市都打了报告。我接到报告后认为,应该支持颜跃明的想法。但是一些人态度暧昧。赵伯栋和黄懿斌书记甚至说:这是颜跃明耍花招。一直拖着不理。"
  看来,民主与独断专行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如果不是被逼上了绝路,谁都不会轻易来敲"民主"这扇大门。因为"民主"的代价太昂贵了。
  叫谁都不能理解,在一个官本位的评价体系里,不愿当官,去下属的一个只有三百多人的国营亏损小厂当厂长,竟会被上级领导认为是"耍花招"、"捞政治资本"。他立下了"一年改变落后面貌,两年实现产值、利税翻一番,三年评为省先进企业,如不能实现,不回机关,甘愿接受组织处分"的军令状。就这么点稀松平常的事儿,左一个报告不批,右一个报告不批,找经委找市长找市委书记行署专员,上上下下找了个遍,都没有个结果,光是市长市委书记就找了一二十趟。仿佛批准弃官当亏损企业厂长,有天大的好处。
  市委黄书记甚至诘问道:"你为什么偏要去皮革厂?"
  这种怀疑的语气,令颜跃明心酸。
  关于弃官下放的动机,颜跃明给我讲了个故事。
  一九九二年春节前,娄底市皮革厂濒临倒闭,工人靠上街卖皮鞋发工资。颜是皮革厂的老人,市二轻局机关和颜的家都在皮革厂院内,皮革厂的现状他了如指掌。虽然他是主管局长,却无能为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他颜跃明连累了皮革厂。上面领导对他不满,认为皮革厂是他捞政治资本的大本营,所以,技术改造,不准;承包经营,不准;申请中外合资,不准。凡是沾了他的气味都不准,生生要置皮革厂于死地。
  一天下午,下着雨,颜跃明坐车回家,看见皮革厂副厂长彭国光、办公室主任肖福元、车间主任郭顺秀在厂门口摆地摊,卖皮鞋。雨大,卖的皮鞋浇湿了,人也浇湿了。
  "怎么不收摊子?鞋都湿了。"颜跃明问。
  大家都围上来诉苦。
  郭顺秀哭着说:"局长,救救我们吧!不能不要我们呀!"
  颜跃明也哭了,雨水、泪水一块顺着脸往下流。
  这天晚上停电。颜跃明在烛光下对妻子说:
  "周吉莲,我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一下。"
  颜跃明没有把想法从正面提出来。他先反问妻子:"我的荣誉,是不是皮革厂给的?"
  她回答说:"是。"
  颜本人一九七八年就调到娄底皮鞋厂,一九八三年由一名大集体工自荐承包了这家近二百名职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湖南引起了很大轰动。这之后,他任皮革厂厂长,先后被省、市命名为"改革勇士",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青年厂长经理"。他认为,这与全厂职工的努力休戚相关。谁还有周吉莲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呢?
  "皮革厂这几年严重亏损,他们在厂门口卖积压皮鞋,你看见没有?"
  "看见了。"
  "皮革厂有困难,工人没工资,要不要拉他们一把?"
  "当然要。"
  "周吉莲,我有个重要决定……我要回皮革厂当厂长……"
  "怎么,你去当厂长?!"妻子不待他说完,便抢过话头,一面哭一面数落着他,"十年了,风风雨雨,我理解你。当厂长当局长,没有一天安稳的日子,跟着你担惊受怕。现在你又要回到十年前,还要冒那么大的风险,我和你熬了十几年,再也熬不下去了。你要是回去当了厂长,我和你离婚。你自己过,我和亚亚过。"
  他听了这番话,发火了。大嗓门把睡梦中的邻居都震醒了。
  "凭良心说,我的乌纱帽都是皮革厂工人的血汗换来的。我不能对不起工人。当这个局长,闲着没事干,赵伯栋不仅不支持我,反而处处刁难我,打击我,再当下去有什么意思!"
  …………
  所以,黄书记的责问,简直可以说是对颜跃明人格的污辱。
  颜跃明就是这样被防范,被歧视,被误解,被逼上了梁山。他曾当面对市长说:"你不为娄底人民做好事,娄底人民就会罢免你!"
  市长的神态却是:我等着呢!
  "罢免市长案"便在所难免了。颜跃明便以人民的名义、以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的民主权利,在法律的程序内,在民主的程序内,向娄底市强大的权势集团提出了挑战。
  这是一场唐·吉诃德式的挑战。
  当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沉重的帷幕拉上时,厄运便在颜跃明的头上和娄底的头上降临了。第二章
  专案组又回来了
  "罢免市长案"的流产经过,给我们演示了娄底市的一幅政治图景:在民主的程序外,还有一个更强有力的程序;在民主的逻辑外,还有一个更强有力的逻辑。在这种较量中,民主的程序和逻辑,显得那么脆弱和不堪一击。
  颜跃明不过是在中国的软肋处轻轻地捅了一下,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娄底市民震惊了,娄底市的人民代表在整个过程中感到茫然失措。如果说人大在强大的外力干预下显得无能为力、爱莫能助,那么,代表们则缺乏应有基本训练,来有效地行使和捍卫自己的权利。也可能许多人民代表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有这种权利,他们不仅可以选举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还可以罢免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一些代表原以为,他们能当代表是组织的关怀,是恩赐的待遇,他们只有按照别人意志举手的权利,没有根据选民的意志或者自己的判断选择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天经地义属于组织部,属于党委书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他们还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充满陌生感时,另外一套系统已经开始启动了,并且高效率地工作着,充分注视和把握着事态的发展。
  在市人大开会期间,人大代表、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建军、涟滨乡副乡长曾光明,以及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颜日衡,晚上十一点从颜跃明家出来,发现他们乘坐的北京吉普被一辆面包车"盯"上了。
  吉普车开到地委,面包车就追到地委,在城里转了三圈都甩不掉。后来司机灵机一动,在市百货商场一拐弯,便把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仗着道路熟悉,慢慢走,先开到市第一中学,又开到市保险公司,"尾巴"才被甩掉。整整甩了一个小时!那情景,与解放前白区地下党的遭遇何其相似!
  李建军说,那天幸好没有月亮,天漆黑,要不然根本甩不掉。
  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曾文胜也有过这样的遭遇。一天晚上,他从颜家一出来,就被一辆汽车跟踪了。甩了半天甩不掉,干脆掉转车头,迎面开上去。走拢一看车牌,是公安局自家人,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曾文胜大小是公安局的领导,他把警车上的干警喝叱下来,一看,都认识。他怒问:
  "你们想干什么?"
  "曾主任,你别生气。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奉谁的命,大家心照不宣。
  与白色恐怖下搞地下斗争不同的是,在这里,监视不需要技巧,不需要神不知鬼不觉,而是明目张胆,生怕被监视人不知道。所以,与其说是一种监视,毋宁说是一种威慑和警告。
  与颜跃明有关系的人,人大主任,或者潜在的对手,都被纳入了监视的范围,这些人,准确地说是一批人的一举一动,上面都了如指掌。
  一九九二年十月初,在娄底市的希望大厦四楼演了这么一出戏:赵伯栋市长调任地区公安处长。刚举行完告别宴会,晚九点,微醺的赵市长来到大厦看望《湖南日报》副总编李钧和湖南电台的高级记者郑余谋、鼓叶青。恰好,娄底市电台的新闻部主任金明正也在场。
  赵市长趁着酒劲,劈头盖脸地训斥金明正:"你在人大会议期间的一举一动我都很清楚,你在会上的态度和表情我都很清楚。你还记得不,你当时坐在会场的倒数第二排第三个位置?"
  金明正脑袋都听炸了!赵市长的情报真精确!当初他是做为特邀记者参加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赵市长不仅知道他坐的位置,甚至知道旁边坐的是谁。
  金明正说:"赵市长,在会议期间,我是光明磊落的。代表提出罢免案,那也是按法律办事。"
  回家出门时,赵市长又赤裸裸地说:"你金明正是个人才,在我心目中印象最深。你要搞我,你路子走错了,你要翻过我的手背是不可能的。你不要以为我调出娄底市了,我还会回来。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有几十个人……"
  赵市长酒后吐真言,车轱辘话里带着明白无误的威胁和恐吓。
  金明正也非常严肃地回敬了他,他把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勇气做到了极限。
  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罢免市长案"提出后,金明正的家即受到严密监视。有天晚上,颜跃明和几位代表到他家,外边就有小车跟踪。
  从此,金明正不敢骑车上下班,时刻预防着可能发生的那种不明不白的"车祸"。晚上出去,要换上深色衣服。这有点耸人听闻。
  可更耸人听闻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就在四届三次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市公安局竟成立了矛头直指颜的"三·一八匿名信专案组"。
  "三·一八"匿名信是怎么回事呢?
  三月十八日,市长赵伯栋和市张氏美容器材厂厂长陈铁元分别收到了匿名恐吓信。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好由头。于是,赵伯栋和公安局把颜视为最大的嫌疑。然而围绕颜查了半天,都不能认定。
  专案组在匿名信查无所获的情况下,迅速转向调查颜跃明的经济问题。后来,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匿名信专案组不调查匿名信,传来的证人都是有关经济问题的。细心的证人都注意到,他们所收到的传票,有着"三·一八匿名信专案组"的字迹。这虽然名不符实,但是工作目标非常清楚:一定要找出颜的问题,挖地三尺也要找出颜的问题!专案组一位负责人说:颜跃明捣乱人大会议,市政府指示,主要打击颜跃明。
  后来,经济问题也没有多大油水,又双管齐下查流氓和男女作风问题。对某些长官来说,想整人的话,揪经济问题、作风问题是个老章法。

首页 2 3 4 5 6 7 尾页


 

 

 

相关人物

海子  海涛  江河  江之湄  纪伯伦  金庸  孔庆东  康启昌  刘向东  刘松林  李瑛

相关文章

卢跃刚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