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 ──《云南的歌会》教学案例 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初级中学 邓新钊 一、案例设计 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各族民歌、音像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就势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配音像,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请学生从作者对“云南歌会”的描绘中,找出自己觉得最富有情趣,最朴素动人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进行交流——结合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指导。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段,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云南民歌独到的见解。 4、小组合作:寻找自己记忆深处的民歌,(提示:听到的,看到的,少数民族的,本民族的,都行。)唱给或说给你的同学听。五分钟后小组派代表歌唱交流合作成果。 5、拓展提高中欣赏《听民歌》,体会交流文写作的好处,对比《云南的歌会》,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仿写练习。交流互评,修改提高。 6、小结,布置作业。 二、片断描述 【片断一】请同学从作者对“云南歌会”的描绘中,找出自己觉得最富有情趣,最朴素动人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进行交流。 生一:“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于是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向大家笑笑,’——因为我觉得这几句话生动的描绘出胜利的年轻妇女的喜悦之情,几个动词,恰到好处,我有身临其境一样的感觉。 生二:“我认为最富有情趣的几句是‘生长的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因为这几句像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生动的展现了云南年轻妇女活泼开朗、勤快朴实、聪明伶俐的形象。” 生三:“我同意这位同学的见解,这段肖像描写很细致,写面容、写牙齿、写衣物,历历在目。我认为同课后选段中对翠翠的描写不同,这里写得比较真实。 教师点拨:(理由是生三提到了课后练习二,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这两段描写进行分析,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这们同学认识很深刻,他通过对比找到了课文这一部分的好处所在。但我要问的是,是否所选部分就无可取之处呢? (经这一问,同学们又一片喳喳声。一会儿,一个同学站起回答):所选一段写得也很好,我觉得只是写的侧面不同罢了,我只是说不出来。 我不失时机的说:我和这位同学有同感,但有什么不同呢?我还想征求同学们的看法。(下面又一阵喳喳声,但没有人马上回答这个问题,我知道这个问题的份量,于是让他们分小组讨论。)一会儿,一个同学站起来发表他的看法:我们认为课本这段主要写人的面目打扮。而选段着重突出了翠翠的精神世界。我给这位同学以热烈的掌声。这样创造了一个小高潮。 生四:我还认为第四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很有情趣,读着这段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清新优美的山水画在我的眼前展开,从画中飘出了优美的歌声。 …… (问题具有开放性,因此很多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较好。) 师小结:同学们谈得真好呀,是呀。正是作者抓住了云南民歌的特点来写,加上文笔生动,使我们读来如身临其境,才能体悟出如此精彩的看法。… … 【片断二】小组合作,寻找自己记忆深处的民歌,(提示:听到的,看到的,少数民族的,本民族的,都行。)唱给或说给你的同学听,五分钟后小组派代表交流合作成果。 … … 师小结:看来我们同学的音乐天赋很好呀,让老师自愧不如了。是啊,生活即音乐,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能发现音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充满歌声。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吧。… … 三、案例分析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文本的改革,更是教的方式,学的方式的改革。就教材而言,与旧的教材比较,最大的改变在于从知识性到人文性,从被动性到主动性,从微观性到宏观的改变。在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点,最后认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教的方式来说,在于要求教师抛弃传统教学的一些观念和方式,确立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构建了新的教科书体系,致力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其中的选文力求丰富多样,富有时代特点,有较高的信息含量,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云南的歌声》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这篇文章写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种古老的歌会,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中,我特别注意了两点:课堂教学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放民歌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打下了学习此文的基础。第二,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本文语言的欣赏上,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教师根据情况选出语言片段引导欣赏,以补足个体差异。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这样的设计成功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又有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来让学生精神领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撞击,充分张扬了教材的人文性。 充分挖掘了教材以后,以如何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教学过程中的“寻找自己记忆深处的民歌”是整个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既是对文本内容理解的一种提升,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一种实现,也是对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教育资源的一种发掘。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以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出了存在我们身边的民歌,通过交流演唱,整个课堂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不足之处是,如果发动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民歌,交流气氛会更加热烈。 新课改,新理念,是时代和未来的需要。我们每一们老师都应以新的姿态积极迎接挑战,让我们努力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全新的自我。只要我们心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这个在目标,勇于实践新的理念,相信我们的课堂将会在不断的碰撞、交流、合作、探究中,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供电站。让学生乘起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云南的歌会,沈从文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云南的歌会》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