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燕子专列》评课稿

“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燕子专列》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课文,但是整个事件的每一个情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本节课徐教师把指导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以读为本,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励学生去感悟,体味文本蕴含的深义,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

  一、入情入境,以境激情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在学生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烦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徐老师播放一段大风大雪的录像片,狂风暴雪的震撼力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其次,过渡语设计都很煽情,很符合这一课的感情基调,在放风雪录像片时,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样说:“风猛烈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真是狂风暴雪,天寒地冻,小燕子觉得冷,也觉得饿”。在观察课文插图时老师又饱含深情地说:“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到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有大人,有老人,还有和你们一样大小的孩子。其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你们想认识她吗?”。结束时老师煽情的声音又再次响起:“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有爱心的瑞士人民,燕子得救了,它们坐上漂亮舒适的专列,离开了瑞士,到了温暖的地方。活泼可爱的燕子,热情善良的人们,在大自然里幸福地生活。生命是这样美好,人与自然是这样的和谐。来,我们为幸运的小燕子放声歌唱。”(课件:儿歌《小燕子》)。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录像片和煽情的导语不仅很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而且为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了解人们不畏严寒到处寻找燕子是多么的不容易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自主探究,“读”占鳌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情感的陶冶。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言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徐老师就恰恰抓住了这一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质疑提问,“同学们都读过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一定有许多问题萦绕在你的脑海中。谁来说一说?”这一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情,把读书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同时在学习小贝蒂一段时,“哪些语句使你感动,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这个开放性的自学要求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经历“感悟——提炼”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恰倒好处的引读、指导读,更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整节课首先是自由质疑,初读感知,接着,品读感悟,深入情境,同时又在研读中感受浓浓的爱心。清亮的童声始终响彻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成了课堂最美的语言。

  三、朗读指导,大雪无痕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朗读做出明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这位同学读得认真,同学们听得投入。我们来评一评,到底读得怎样?热情地指出优点,真诚地指出不足!”这一环节,激起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了进取的力量,分享了合作与和谐,与人为善,共同进步,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用自己的语言朗读表达出来了。徐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的自读、自问、自悟,营造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会一种乐趣。当然教师必须首先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在教学中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她们的心弦,让情满课堂。燕子专列评课稿设计和听课有感

     今天,有幸来到实验小学,感受着春天温暖的气息,聆听着返朴归真的语文课,感觉真好,就如品尝着妈妈做的家常菜,入味、亲切、真实!特别是实验小学的章老师执教的《燕子专列》,更是给我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章老师循循善诱,在语言中建构精神,在精神的建构中发展语言,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与此同时,精神催生了语言、净化了语言、提炼了语言,让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学生在课堂上理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享受着丰富的文化大餐,经历着难忘的精神之旅。
在此,我想重点谈谈本课的第一个亮点:词语教学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1、拓展法
    揭题后教师启发学生理解“专列”。“列”是列车,“专列”是专门为某人或某事物开设的列车。那么专门为某人或某事物开设的汽车叫什么?专门为某人或某事物开设的飞机叫什么……教师启发学生先后说出了“专车”、“专机”……坐在下面听课的我们,无不笑起来。这是多么巧妙的设计啊!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学生积累了带有“专”字的词语,从一个个的词义中学生领悟到了“专”字的意思,这样的理解更自然,更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教学可谓是不留痕迹。
    2、图示法
    在理解“欧洲”、“瑞士”两个词语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具体的地理位置。清晰明了。“皑皑白雪”的理解也是通过图片的出示,问: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了漫山遍野的大雪后告诉学生这种大雪就叫“皑皑白雪”。我想,以后当学生看到这个词脑海中定会出现这个面。
    3、联系上下文
    “料峭的春寒”是什么意思呢?找到课文里含有这个词的句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齐读后,“你理解了吗?从哪些句子知道的?”学生通过“满天飞舞的大雪”和“冻得坚硬的山路”很自然地理解了“料峭”就是很寒冷。这样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生硬地让学生背诵词典里的解释。这样的理解会使学生长时间不会忘记,可以说,已经记忆于心。理解后教师还板书“联系上下文”加以强调,可见教师对孩子们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视。
    4、字形分析法
    在理解“长途跋涉”这个词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跋”和脚有关,“涉”和水有关,燕子可能走过很多小溪、长河、大江和大海。有个词叫“跋山涉水”。可见这时的燕子是多么累呀!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有真实的理解了,所以后面的朗读才会有真情实感。如果章老师在中间加上补充资料可能会理解得更到位。教师可以充满感情地说道:“燕子要飞很长很远的路,要飞多远的路呢?从北方到南方来过冬,飞越大海、高山、沙漠……一路辛苦吗?它们的行程大约5000多公里,每天大约要飞100多公里,这就是——“长途跋涉。”这样理解起来更容易。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燕子专列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燕子专列》评课稿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