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下结构,上面是“日”,下面的“耳”第一横延长,“又”字写在下方。 朵:上下结构,上面的“几”字头没有钩,下面的“木”一竖不要太长。 真:里面有三横,不与折相连。 颗:认识“页”字旁,左面“果”的捺变成点。 数:左边“米”加“女”,右边反文旁。 晚:右边不是“兔”。 5、学生书写,按笔顺描红,教师巡视。 三、课堂练习。 1、仿照例子说词语。 例:满地的鲜花满天的星星 满山的()满头的()满树的()满()的() 2、选择恰当的音节。 数(shù shǔ)学数(shù shǔ)不清好(hǎo hào)学好(hǎo hào)学生 3、填上合适的词。 棵 颗 一( )大树 一( )星星 一( )种子 一( )青菜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
作者:刘菲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及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儿童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生活的情趣,引发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2、通过借助多媒体演示以及学生自创的情境,紧扣词句,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试背课文,教学部分生字词。第二课时:学习剩余生字词,复习巩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收集有关夏天的鲜花以及星星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大家猜两个谜语:(1)长在绿叶中,五颜六色它最美。(2)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2、夏天到了,草地上满地是鲜花;到了晚上,晴朗的夜空中闪烁着明亮的星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鲜花和星星的诗歌。 【亲切而简单的导语使学生不光能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3、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给这首诗歌配上了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想不想听?多媒体放映夏天满地的鲜花和满天的星星。学生一边看,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找出有轻声音节的词语,用笔画出来,自己练习读准。 4、指名读,师生评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学主通过自己试读和边看课件边听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
三、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一)学习上段诗歌 1、你知道夏天有哪些鲜花? 2、我们把这些美丽的鲜花画下来了,老师画了一幅草地,让我们把这些花贴到草地上。 3、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诗中写鲜花的有几行?你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4、在小组里说说:你能读好哪句?为什么这样读? 5、汇报。师生评议。 (二)学习下段诗歌(步骤同上) 1、到了晚上(贴出星空图)花儿睡了,星星出来了,你们知道有什么星星的名字吗?把我们画的星星贴在夜空中。 2、这时,你想说什么呢? 3、你能读好哪句?为什么这样读? 【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这儿,教师让学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也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色彩鲜明画面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他们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尝试背诵课文。
(1)配乐朗读。 (2)表演背诵。 【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累语感经验。设计的这一背诵环节,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这样,规范的书面语言反复进入学生的口语。就会自然地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