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行道树 >> 正文

 

行道树说课稿3

行道树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行道树》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文章。本文通过《行道树》的自述,对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环境进行的阐述,重点叙写了行树道的作用:以制造清新而自豪。最后表达自己的忧乐心情。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1)独特的叙事方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让行树道自己来叙说、展示。(2)通过对比的手法,首先将自己的生活地点与同伴对比,突出自己生活环境的污浊,其次将城市夜晚的喧哗、热闹与自己的寂寞、苦熬相比较,说明自己在艰难中坚守信念、奉献于人类。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教材无论是独特的表达方式,还是课文内容的内涵,以及具体语句的斟酌,都是值得学习、借鉴和探讨的,然而课只有四十分钟,注定要有所取舍,注定要有所侧重。学习散文,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更应该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鉴于以上的理解,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行树道无私奉献着的形象。
  这三个目标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如何调动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理解是难点。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阅读感悟、点拨讨论、梳理启迪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努力使课堂开放、民主而有活力,尽可能多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尽可能多的体现教师是学生的主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开头我是这样设计的,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知道,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学习了《生命,生命》我们体味到“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要珍惜生命,要勇敢的活下去。学习了《紫藤萝瀑布》我们聆听了宗璞在向我们阐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今天台湾作家张晓风笔下的一排排行树道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呢?
  这个设计课可以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文章,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做情感铺垫。
  二、听老师范读,学生静听,听完后谈自己的感受。
  导语引导着学生去了解文章的内容,现在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到行树道对自己的经历的阐述。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不必急着去介绍作者、熟悉文字,而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将学生由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转换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中来,主动配合教师学。通过读,然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语言。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读后提问:从全文来看你们觉得课文中所写的行树道给你怎样的印象?读出给你感受比较深的一点。可以畅所欲言。这样完成目标的第一点,也为教学难点铺平道路。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只能直觉意会而不能言传,所以我准备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不容易理解的语段。要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自读、自悟、自得、自问。然后小组互相学习、分析、整理、所得及所问,派代表参与板书,尽可能然学生思考不足的补充。
  1、为什么行树道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四、联系实际,开拓延伸
  在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行道树的形象是活生生的,学完本课文,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受,那么,你能结合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谈谈吗?大胆说说,相信自己说的是最棒的。”
  涉及此题的步骤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这样也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最后,我结合学生的经历和感想,用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话来结束这节课。(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树道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异彩。
  这一步骤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境界进一步升华,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主旨,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各位评委,我在课可设计上尽可能围绕新课标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行道树,张晓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行道树说课稿3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