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4、小马过河后,心里可高兴了,它不但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于是它就欢快的唱起了《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让我们和它一起来唱。多媒体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六、分角色读,读中升华。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马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故事吗?聪明的叔叔阿姨们,把这个童话故事拍了一部动片,可是还没有找到配音演员,大家想试试吗?
    多媒体播放动片,学生当配音演员。
  七、依据课文,小结收获。----
   1、让学生畅所欲言,小结收获。说说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还了解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像小马一样遇到过什么难题,你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教师作适当处理。
   3、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勇敢的、爱动脑筋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成长。
  八、思维启迪,拓展延伸。
  (一)课内作业:
    课后习题: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它说什么?
    1、教师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拓宽思路。(如:可以是趟水的感觉、磨坊磨面的情景、路上碰到的事情等)
    2、两人一组分角色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小组汇报表演。
  (二)课外作业:
     续编故事: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大雨一连下了几天几夜,河水涨了老高,外婆打电话说自己家被水淹了。老马听了十分着急,对小马说:“孩子,你赶紧去给外婆家送袋面粉吧!”小马驮起面粉飞快的向外婆家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请同学们替小马想想办法,回家后把这个故事续编完整,并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图片                  浅
                                高
          小马图片                  深
          松鼠图片                  矮
                遇事要多动脑,并且要亲自尝试。
                既不像……也不像……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阳城实验小学 姬鲜莲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弄懂课后题1。

2.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联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几个词语:为难、连蹦带跳、去路、没、趟等。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略知一、二段

1、师讲故事的开头(即裸文一、二段),然后提问: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样?为什么?

生:我觉得它很懂事,因为它懂得帮妈妈做事。

生:我认为它是个听话的孩子。因为它一听说能帮妈妈做事,就很高兴。

二、抓中心句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词

1.(出示投影片),抽学生逐段读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妈妈所说的“别人”在课文中指谁?

B.“别人”都是怎么说的?用“=”出来,想一想,它们说的话对吗?

C.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用“一一”出来。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结果

A.学生答了1、2问后,发散:这时候,如果你是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想一想它们谁说的话有道理。

生:我会自己去试一试。

B.学生答第3问,并抓重点词“立刻”、“连忙”。

四、读最后一段,体会中心句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它实践的结果是什么?

2.(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3.你从老马的话中想到了什么?

生争论:妈妈的话一定是对的。

生:我想今后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生:我会亲自动手去做一做。

生:我会去做试验,找到解决办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小马过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