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会讲故事。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听。
师:很久很久以前,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天上飞的、又地上跑的。它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为了增进彼此的友谊,他们决定隔一段时间就举行一次联欢会。接下来的故事是围绕小黄莺讲的,老是想学完这节课由你们来讲故事,好吗?(出示小黄莺头饰)
导入环节老师吸引人的故事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讲故事的语气、方法,同时激发孩子讲的欲望。
生;好
师:打开书第24课《小黄莺唱歌》。自读课文提出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同组交流难记的字,并正确认识12个二类字。
第一次读课文要让孩子们互相帮助交流字的记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多种字的记忆方法。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划出了二类字。本次读课文也是让学生在熟悉一下二类字的字形及字音。
接下来就是老师出示几只带有二类字的小白兔,让孩子们帮小白兔找到写有字音的小房子。可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孩子认字的兴趣。
老师范读课文,让孩子从老师合理的语气中感受朗读技巧。
让学生再读课文,模仿老师的语气,并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师: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黄莺第一次唱歌是最后一个上台的。
师:为什么小黄莺最后一个上台的?
生:因为小黄莺不敢上台表演,所以最后没办法才上台的。
生:因为小黄莺胆小,所以最后上台。
师:她唱得怎么样?
生:唱得不好听。
生:因为小黄莺胆小,害怕了声音抖了,所以唱得不好听。
生:我知道小黄莺第二次唱歌唱得非常好。
师:为什么第二次唱得好听了?
生:小黄莺胆子大了,唱得就好听了。
生:因为小黄莺练习了很多次,所以就唱得好听了。
生:我还知道第一次小黄莺没唱好,是因为它缺乏自信,后来经过练习就有自信了,所以就唱好了。
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预习非常到位,所以课文的主要内容很快就树立出来了。此时老师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适时知道朗读。
师:小黄莺两次唱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生:因为这都是妈妈鼓励的结果。
师:找到妈妈鼓励的话语读一读。(指导朗读)
从朗读中指导记忆两次唱歌的时间,及唱的结果。
师:故事学完了,你能把故事试着讲出来吗?现在小组内讲一讲,可以小组成员帮一帮。
组内讲故事时,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达到了每组由至少一名同学会讲了。
接下来在全班面前讲的同学,老师给戴上了小黄莺头饰,讲得好的老师发给了一个由老师制作的小黄莺的精美图片。
本节课教学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尤其在交流主要课文内容阶段,使得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给所有的学生思考和参与交流的机会。而且老师就是通过学生的交流随机板书,肯定孩子能力的同时,更激发孩子探究知识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施交互式学习,让我体会到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老师千万不能代替。如果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都由我讲解给孩子们的话,我想孩子对课文的理解不会那么深刻,而且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孩子当堂就能讲出故事内容。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去感受和获取知识,锻炼技能,体验情感,使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