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我  想 教学设计

 

    选做题:

    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我想教学实录

 一、了解儿童诗,形象解读儿童诗意境的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儿童诗吗?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儿童诗吗? 

1:诗人写给儿童读的诗叫儿童诗。 

2:适合儿童读的诗。 

3:还有儿童写的有儿童情趣的诗 

师:对!成人或儿童写的具有儿童情趣、反映儿童生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是儿童诗。 

师:有人说这首诗意境好美啊,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诗的意境吗?不知道,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儿童诗。 

师朗诵: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师: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的动态加入,写活了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面。这首儿童诗中戏水观月面就是意境中的,诗中盎然的童趣就是意境中的。简单地说.儿童诗的意境中的指诗中的感情、道理、想法;指诗中的

 师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 “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

 生: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想象是一幅幅面,就可以作为儿童诗的,如果以此为题目在诗中进行无限的遐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就是。我们读儿童诗就要抓住诗中的去体会诗中的

 二、启发学生以小手、桃树枝,眼睛、风筝,我、春天的土地为依据,想象《我想》这首诗的意境,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

 1: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

 2: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

 3: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

 4: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5:歌唱美好的生活……

 师: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小手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

 1: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

 2:我会发好多好多的芽。

 3: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叶。

 4: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树,长成一片茂盛的柳树林子。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

 5:我会给人们遮荫,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晾、读书……

 师:出示眼睛十风筝,如果把你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你会看到些什么?

 1:我会看见蓝蓝的天空、自由飘飞的白云。

 2:我会看见自由飞翔的小鸟;还会看见红彤彤的太阳

 师:往下看。

 生:看到巍巍长城、滚滚长江、滔滔黄河、一碧千里的草原;看到繁华的都市北京、上海、重庆、万州……

 师:出示我+春天的土地,如果把你种在春天的土地里,你会变成什么?

 1:我会变成小、小花,把祖国打扮得美丽无比。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们呢?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

 2:我会变成蒲公英,在空中自由地飞呀飞,把我的理想告诉小树、小花,告诉小松鼠、小花猫、小熊……

 3:我会变成一棵摇钱树,为穷人摇下很多很多的钱,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4:我会变成神笔马良,为瘫痪的妈妈出神药,妈妈吃了药马上就能站起来。

 师:多么孝顺、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

 5:我也会变成神笔马良,为穷人画美味佳肴、高楼大厦;还为我自己一台电脑(因为我家穷,买不起电脑),我要在网上读好多好多书,还要尽情地玩各种喜欢的游戏……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我想》,启发学生用学习诗歌的方法体会《我想》的思想感情

 (师过渡:同学们的想象丰富、奇特,还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你们是根据课文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展开的想象,作者又是怎么想象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

 1.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

 2.检查、教读,读到正确、流利,读出儿童诗的节奏、韵味。特别注意悠啊(wa)悠

长啊(nga)长望啊(nga)望飞啊(ya)飞中的的变音指导。

 3.指导学生用解题──了解诗句大意──抓诗眼体情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我想》的思想感情。(作者高洪波为诗眼,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我想知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我  想 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