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与积累]
1. 选出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 流光溢彩 鱼米之乡 心扉
B. 囫囵吞枣 别出心裁 宫阕
C.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冗繁
D. 黯然伤神 天高气爽 馈赠
2. 选出下列各组中释义有误的一项( )
A. 羞赧:因害臊而红脸的样子。
B. 问津:探询渡口。
C.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D.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3. 判断下列各句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②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③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④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A. 比喻 对比 排比 引用
B. 明喻 比喻 拟人 引用
C. 比喻 比喻 排比 引用
D. 暗喻 对比 排比 比喻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4-6题。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4. 这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设喻来形容愉悦之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像……像……”两句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读书有什么感受?请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不少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品味·拓展提高]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7-10小题。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7. 用一句话概括刘老师放风筝时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选文从哪些方面来刻画刘老师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中“我”为什么“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请找出第二段中的议论句,并指出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创新]
11. 根据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B 2. B 3. C
4. 视觉和听觉
5. 不能互换,互换后,语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错乱,没有与前文保持一致的对应关系。
6. 略
7. 放风筝时的刘老师纯朴、热情、开朗,让人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8. 动作、语言、神态。
9. 刘老师放风筝时那种生命的活力和纯真,使“我”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丝毫没有感觉他已年过半百。
10. 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点明难忘刘老师的真正原因。
11. 要求仿写的句子与原文画线句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内容方面既要写出课外阅读的作品名称,还要写出作品给自己的启示。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