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教学案例
韩晓旭
教材分析:
本诗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酣畅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犹有”“终为”两个词组显得沉着。而“老骥”以下四句,一改“及时行乐”的糜风,语气转为激昂,使这位“自强不息”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设想:
关于曹操,学生们并不陌生,因为在此之前刚学过曹操的另一首诗《观沧海》。因此学习本课要从旧有的知识入手,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把各个独立的知识点串连起来,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形成规律性的东西。
教学目标:
1.巩固有关古典诗歌的知识;
2.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把握古典诗歌作品的形象、思想内容;
3.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接受人生价值教育。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把握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对诗人、诗作的影响,把握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与社会内涵。
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问好!
师:请同学们回忆下我们学过的曹操的诗作。
生齐答:《观沧海》
师:谁能起来有感情的背诵?
生:纷纷举手。
师:好,我们齐背吧。
生:齐背《观沧海》
师:同学们,背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学习《龟虽寿》。
师:你知道曹操有多少?
生:字孟德,我国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师:范读。 生:读两遍。
师:指生读。
师:指生不足,指导注意节奏缓慢 师:好多了,以后继续练习。 师:这首诗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写了滕蛇、神龟,为什么写哪? 生:四人一组讨论 ,回答 师:明确:为了表明作者的人生态度,万物的生和灭都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即使滕蛇、神龟也不例外。
师:这里,作者也是觉得人生很短,觉得人生不够用。那干什么时候不够。 生:做大事。
师:一般文人墨客写到此处,可能倡导什么思想?
生:及时行乐。 师:对,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忧来明日愁。
生:个别作喝酒状。
师:你可别学,否则你以后就像郑智化的《水手》中所唱的“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总是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阵的空虚”。曹操作品的风格突然在这儿转向了。大家听我朗读,注意到我这里语气的变化没有? 生:注意到了。 师: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参照注释理解 。
师:“烈士”是什么意思?
生:有远大抱负的人。 师:大家把这几句读一下。(学生朗读) 师:我再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四句的意思。 生: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滕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师:回答得很好!这种观点我比较赞成,人难免一死,但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在有限的生命里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师:好。其实大家已经明确前四句意思了,哪后三句什么意思哪?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师:有答案的同学举手。
师:指生答,明确: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师:曹操的认识很到位,一个人的生命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完全听从上天的安排,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是健康的重要因素。
师:本诗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在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声:背诗。
师:提问背诵。
师:本诗是怎么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述理、明志、抒情?请找出来短语词组作具体分析。
生:神龟、滕蛇、年老的千里马、烈士
师:咱在整体看这首诗,作者开篇之后便感叹人生苦短,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无法避免的是年老。我一直以为,中国缺少老的教育,但是,面对年老,每一个人的想法与感情都不一样。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死亡迫在眉睫, 而有些人觉得死在眼前,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些人则觉得尘归尘,土归土。不同人对待年老的作法是不一样的,那么曹操,他对待年老,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功业未就,他想到的是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
师:其实,人的一生应是奋斗的一生,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大家是否想到一个问题。这些诗篇的作者很早就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宝贵丰富的遗产,但是为中国历史下了篇章,他们为自己的生命涂沫的亮色,足以永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我曾经说过――做人要“胸有大志”,但要“鼠目寸光”。在立下你的志向之后就别再去想太远的事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要过好这一天,晚上临睡的时候告诉自己,今天我过得很好。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
课后反思:
学习此古诗,我坚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的一贯主张。此诗为二组,先充分朗读,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交流经验、理解诗意,接着再读,直至背诵。这样学生在课堂里真正活跃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参与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不足主要是读不到位。
白莽作《孩儿塔》序实录
一、导语:他从绍兴的三味书屋走来,远渡扶桑学医,却又弃医从文,从此走上了一条文学救国的道路;在他56年的生命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而经典的人物形象,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他的去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大损失,人们在他的棺木上覆盖了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红旗,这是中国人民对他的最高褒奖。是的,他就是鲁迅,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鲁迅。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作品,有小说,有散文,也有杂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先生的这一篇序言,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进一步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二、关于序言及写作背景。 1、什么是序言? 序言是写在作品前边,主要说明作品创作意图、创作概况、作品主要内容以及对作品简要评论的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他序和自序两种,如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在古代还有一种作为特殊文体出现的赠序,如唐代韩愈的《送董邵南序》等。 2、白莽,左联作家,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鲁迅先生于1933年曾为纪念他们逝世2周年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为白莽的遗诗写的这篇序言,又是怎样评价白莽以及他的诗歌的。 三、诵读,品味文章蕴藉深沉的情感。 有的同学觉得学语文,背书是件很头疼的事,今天老师来试着背背看,如果卡壳的时候请你们给我点提示好吗? (一)我背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同时圈点批划,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来。 1、你找到的最能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是什么? 2、从文中找找作者惆怅的原因有哪些? 3、能否用最简练的语言归纳这第一段的大意? 交代了作者作序的时间、缘由以及心情。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