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S >> 死水 >> 正文

 

《死水》原创教学后记

死水》教学后记

上次评讲试卷,还有一个文言文阅读没有讲完,所以这节课我先评讲试卷。本来以为这一节课讲完《死水》,那是绰有余裕。但结果告诉我,《死水》这节课至少也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课时。所以,这节课又有了未完成任务的莫大遗憾。

平心而论,我多次读过《死水》,但始终没有读出感觉来。我总觉得这样的诗很难进入诗歌的领域,它缺少诗味。这个双休日,我为了攻克《死水》的教学设计难关,应该说脑子里一直在理解《死水》,亲近《死水》。但灵感一直没有来到。

昨天晚上,随手点开一个网页。它是对《死水》的一篇鉴赏。反复阅读,好像读出了一层新意。

课文的注释就说到,这是作者看到北京一条臭水沟有感而作。那么,这条臭水沟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诗歌当中所有的描绘都是现实的臭水沟的特点呢?不是的。那条臭水沟的特点其实只有诗歌的第一节一、二句话:“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也就是说,实有的死水的特点就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那随后诗歌所表现出的死水的肮脏、腐烂、变质、死寂都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我们注意了诗歌前面四节所用的“不如”、“爽性”、“也许”、“再让”、“让”、“如果”等词语的话,我们就知道,这其实是诗人想象主动干涉死水后的情景。

我们都知道两个前提:一、闻一多爱国人士;二,死水有象征意义,象征着黑暗的旧中国。那我们不禁要问:“闻一多怎么就忍心或者说如此残酷地让这样一沟本已死气沉沉的臭水沟更加变质腐烂呢?”

这个问题,很明显是一个讨论的很好的话题,可以让学生讨论。事实证明,两个班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效果很不错。答案就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当自己特别爱国,但看到我们的国家又如此不争气的时候(您现在阅读的文章出自语文轩,我们的域名是www.yuwen888.com

),诗人怎么会不气狠狠地发出一番诅咒呢?

所以,诗歌末尾的“看它造成个什么世界”最好不要理解为诗人的失望或者说是破罐破摔,而要理解为仅是一种气急之时的诅咒。

当然,对于这一沟死水,也有人从闻一多“烂果哲学”的理论主张出发来理解。那就是闻一多对这一沟死水彻底绝望,所以希望它烂得更彻底,然后等待一个新的世界的出现。这种理解也未尝不可。

基于以上考虑,我的设计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反复调动学生朗读热情,通过朗读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

第二,初步感悟,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换自己对诗歌的原初体会。这个环节今天23班做得好,24班大概主要因为是第一节课吧,所以学生讨论气氛一点都不好。

第三,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23班首先由陈映俊同学发现,他说死水象征着黑暗的旧中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这时,周放就认为闻一多不是爱国,举诗歌最后一句为证,说闻一多对中国完全没有希望了。陈映俊又站起来反驳说:有一句话叫“爱之愈深,恨之愈切”,闻一多这是气话。其他同学都表示很赞同。

然后刘彦宏和张成诚都就诗歌谈了些看法。但都不深入。于是我只有按自己的设计开始提问:

(1)诗歌注释说死水一臭水沟,那么在诗人眼中,现实的臭水沟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大多数都说到恶心。

(2)我继续引发,眼中所见真的是恶心的死水?

学生终于明确,仅仅是滞塞,没有生气。

(3)那死水的恶心是——

学生补充,是诗人想象中经自己加工后的情景。

(4)想象中,死水还有哪些特点?

学生通过朗读2、3、4节分别归纳。

关于这一点,23班只有归纳了第2段,4班已经归纳完了。

 

24班因为同学讨论没有进入状态,所以更多的是我的讲解,进度稍快一些,下课时我刚说到了“烂果哲学”。

 

渐进半期考试了,24班学生的状态依然没有调动起来,这真是让人心焦的一件事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前面教《毛泽东词二首》和《再别康》,都主要选用了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一遍遍的美读中,渐次走进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心灵。效果比较明显,诵读的时候,陶醉就写在他们脸上。有个男生在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的时候,眼睛微闭,满脸幸福,读得很有味道。我开玩笑说,“好好读书,新娘会有的,古人不是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吗?”学生大笑,可能玩笑开得有点过了。2班有个女生,叫黄敏,她的诵读,把全班都镇住了:音色优美,高低起落,顿挫自如,可谓珠圆玉润,荡气回肠。她赢得了全班同学最热烈的掌声。课后,有同学在随笔中写道:“……此刻,我深深地爱上了诗歌,爱上了语文。”“我还从来没有感觉到中国的诗歌是如此的优美。”读到这些话,我甚是欣慰。

今天教《死水》,同学们以为又是以诵读为主,都在调整着自己的嗓子和情绪。这首诗歌我是把它当成“用件”(按王荣生教授的文本分类)来处理的,确立了如下几个教学内容:1、学习概括象征意义的方法;2、体会反讽手法的特点及妙用;3诗歌的“三美”知识。

一开课我就让大家背诵《再别康》,重温康河的灵性,从有着美丽艳影的波光引入闻一多的“死水”。学生整体诵读之后,逐节朗读并顺次归纳出死水的特征:呆滞、肮脏、霉烂、死寂和丑恶。接下来我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如此丑恶的意象入诗,有何象征意义?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不少同学能结合课文注释分析,也有不少同学完全按自己主观进行判断,发生了分歧。我便适时向学生介绍了闻一多在美国留学的情况,以及回国前夕创作的《七子之歌》,他回到国内看到满目疮痍的祖国,悲愤地喊出了那句很经典的话:我来了,我高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至此,大家对死水象征意义的确立意见得到了统一(或者说明确)。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明确了概括象征意义的基本方法:首先要把握本体事物(死水)的特征(呆滞、肮脏、霉烂、死寂和丑恶),再结合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分析提炼出象征体和本体事物的相似点,最后概括出象征意义。旋即切入臧克家的《老马》进行演练。两分钟内,学生就提取出了老马的特征:忍辱负重,憨厚老实,坚韧勤劳。诗作没有背景介绍,但大家很快就捕捉到了诗后的创作时间(1932),比较顺利地揭示出了诗作的象征意义。

第二环节,体会反讽手法的妙处。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诗人既然如此痛恨这潭丑恶的死水(社会现实),为什么要用一系列的美词来描绘它?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课堂一时很是热闹。时机成熟,我向大家介绍波德莱尔的反讽手法的相关知识,学生似有体会,我再引入胡适的《你莫忘记》一诗加深理解。为了巩固战果,我把盲诗人周云蓬的那首震撼人心的《中国孩子》引了进来,极大地震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了诗人愤激之辞背后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环节,欣赏诗歌的“三美”,以《死水》为范本,兼及《长沙》的绘美,《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课堂上又临时提了一个问题:《再别康》和《死水》同样具(您现在阅读的文章出自语文轩,我们的域名是www.yuwen888.com)有建筑美,为什么前者诗行错落,后者诗行整齐?有个男生反应很快,因为死水呆滞,所以选用有点呆板的整齐排列。我于是顺便告诉了学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课前我是没有想到这一点的。

这首诗用了两个课时,比通常的教学多用了一课时。教学的设计特别关注教学内容的确立,这是王荣生教授观课评教的核心内容。我把《死水》处理为“用件”(用教材教),从《死水》一诗的特点,考察可以教什么,再结合学情确立我要教什么(上文说到的三个内容)。从课堂操作看,基本上是“一根筋”地教我要教的内容,学生也在学习我要教的内容,课堂基本剔除了随意的枝蔓,效率比较高。课后了解学生的收获,大多数都明白这堂课学习了什么(有时我们的课堂学生几乎不知道学了什么,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典型表征)。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死水,闻一多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死水》原创教学后记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