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老师赏花取消补课

 

  吴海霞:第一次从报纸上看到这篇文章,就被里面的字字句句所吸引,我把它剪下来,贴在办公桌醒目的位置,并把qq签名也改成文章的题目了,要的就是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事物。

  为人母的这几年,对文中所举的例子深有同感:当孩子哭得越厉害时,我的语气越柔和。我知道,他急了,我不能急。当学生犯错时,我会更加理性。我知道,他错了,我不能错。着急是因为我在学生身上赋予了太多的希望,我们总会以“爱”的名义去命令学生、要求学生。这“爱”如果添加了功利,添加了虚荣,然后落到孩子身上,就会变得沉重、别扭。所以,当教师的,少一些功利,少一些虚荣,便会多一些平和,多一份静心;少一些负气,少一些委屈,便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柔软,即使是路边的野点点,在你眼里也会变得灿烂。

  周萍萍:看完文章后,被文章所描绘的细节深深地感动着。同样是手触摸着手,但由于是“被动”与“主动”的关系,感觉完全不一样。看来,关注细节依然是我们的为师之本。

  李燕:当孩子们犯错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已经惴惴不安了,此时,和风细雨般直抵心灵深处的交谈才是最有用的。我记得在很久以前的作文里,自己曾经写过:“用看云的心情去面对周围的一切。”赏花的心情也好,看云的心情也罢,其实,都是我们自身心态的调节。我们自己心态调整好了,我们眼中的孩子怕是再多变,也是可爱的变化,也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风景吧。

  李爽爽:“如果你感到别扭,那么孩子也一定不会舒服。”何尝不是呢?课上,如若我们教师都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又怎么要求孩子们全情地参与呢?课下,如若我们教师没有拿真心来换孩子的真心,所有的教育也只不过是一幅空洞、冰冷的皮囊。

  秦秀秀:看了这篇文章,突然觉得自己心里有了一块柔软的地方。

  张坚鸥: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当我看到这些,内心的震撼无法言喻。我总是“苦口婆心”地叨念,却总是感觉深深受伤:都说了一百遍了,他们怎么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呢?其实,痛苦的根源在于我的怀疑和不信任,看到眼前的孩子们的行为偏差就以为他们忘却了,不受教了,从而心情一落千丈,孩子们也跟着情绪低沉。学会如何柔软而坚定,是我应该思考的。

  柔软的!这个词是那么美好。我们何尝不希望柔软地对待孩子们呢?可有时候面对40多个孩子,面对此起彼伏的状况,要真正做到柔软,真的是不容易啊!我觉得柔软不应该单单从字面上理解,有时候当微笑不奏效时,严肃地批评孩子的不是,也应该是柔软的另一种表现。只要内心是柔软的,把每一个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孩子,本着对孩子负责,只要不是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任何教育方式都是可以的。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都做一个柔和的人。

  刘欢笑: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花吧,有些花偶尔也需要电闪雷鸣,有些花需要和风细雨,但是每朵花都需要心的呵护吧。

  郑乐和:不需要你多费力他就能安静地跟随着你的脚步。我想只有做这样柔软的教师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

  孙雪倩:孩子们对严厉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而一个温柔的提醒、一个眼神,让彼此心领神会,常常能让一些小事情更轻易地化解。我希望多用“人文的情怀、平和的目光、柔软的身段”对待这些天真的孩子们。

  钱小哨: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师爱”?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语,总是打动不了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师爱首先是一种心境,一种置身于百花园,怜惜每一朵小花,怜惜每一棵小,陶醉其间不能自拔的心境。师爱还应该是一种智慧的爱,源自于尊重每一朵花,欣赏每一朵花的性情、每一朵花的姿态、每一朵花的味道,你一定会对每一朵花心生怜悯。从花儿身上,你一定会读到自己的童年,读出了人性的真善美,或许,更加读懂了自己。

  李巧玲:年轻的我曾经因为个别孩子屡教不改而乱了方寸。读了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感触是应该多欣赏学生的美,而不是想着去控制学生。

  周璐:不下十来遍读此文。我们何时会有“别扭”之感?我们总以为我们爱学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可如果我们的爱是为成就自我,那么自我就像一个系得很紧的结,它只能在紧张中存在,就永远不可能得到放松,得到解脱。做回真正的教师吧,能赋予年轻蓬勃的生命以健康、幸福、温暖、向上的力量,就是自我价值最好的体现。

  庄艳:此前,我没想过要把“柔软”这个词放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我尽量争取的是“和谐”,现在想来,和谐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经过努力给孩子一些要求,然后让孩子朝着自己设想的意愿走,所以境界不足;而柔软是一个教师习惯性的特质,不需要附加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是先修炼自己。

  林春芳:如果经常抱怨:抱怨孩子、抱怨环境、抱怨命运,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生命中的负能量越积越多,还会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

  不抱怨=改善自我 !

  丁国锦: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和善”感化孩子的心灵,“坚定”塑造孩子的品格。赢得孩子,其实不难,只要我们少一点挥霍,多一点珍惜。


让我们学会等待


  张书葵:有为的心态,无为的姿态。我们要明确,赏的是今日的花,是明日的花,是形美的花,是香浓的花,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感到幸福,因为我们在赏花,花也在赏我,就像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就像顺应树木天性的郭橐驼和树的关系。因为懂花期懂花时懂花韵,我们会深深地迷醉在花的海洋中,每一天都有好花值得期待。

  王晓君:我们应该赏花开前的含苞待放,孕育希望之美;也应该赏花开时的千姿百态,闻万缕馨香;还应该赏花落时的轻盈舞姿。

  花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这个过程的漫长往往会考验你的耐性底线。可是,园丁总是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可以说,对花儿的爱都蕴含在静静的等待之中了。

  育人更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教育的“花期”,更需要我们教师怀着一颗爱心去耐心等待。遇到适逢花期,甚至提前怒放的“花儿”,我们应该为他们的“早慧”而欣慰、喝彩;遇到过了花期仍未争艳的“花儿”,我们也不能因为他们的“大器晚成”而愤愤不平,甚至失去信心。耐心等待花儿们的成长,给每一朵花证明自己的机会。就如皮格马利翁王子对象牙少女的期待而使她有了生命一样,教师对孩子的热切期待也一定会使孩子身上发生积极而神奇的变化。

  易博:千万种花,千万种精彩与美丽。其实我们面对的那些所谓的“差生”并不是“无花果”,也许这些孩子的花期不过是晚了点。

  程智玲:静静地等待,等待花儿的绽放;静静地聆听,聆听花儿的声音;静静地欣赏,欣赏花儿的美丽。

  林方燕:当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对孩子说:孩子,你说得真好!当孩子蹒跚学步时,我们对孩子说:孩子,来,不用怕,妈妈在前面!于是孩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于是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也学会了对我们的要求说“不”。但对于学生,我们忘记了当时的等待,忘了当初是怎么出发的,我们在他们的后面催着“快点、快点”。

  张玲琳:不禁让我想到了家里曾经养过的一种花,叫不出是什么花名,它是那种厚积薄发的品种,得静下心来慢慢养,第二年才开花。它就像我们的一些孩子,大智若愚,大器晚成。降低期望并不是降低应有的努力,在教育中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就少了许多烦恼,也许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

  蓝作坤:我对待学生的原则是,也许我没办法让你开出花,但我得让你成为最珍贵的。也就是说,在我们手里没办法或说没能力把他培养好,但千万不能让他毁在我们手里。最起码不要让他从小学开始就讨厌学习。如果在我们手里他真的一时发不了芽,开不了花,结不出果,那我们也得给他充分的阳光、雨露、温暖。只要他有这个兴趣在,相信他迟早有一天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的。

  陈玲玲:每每被孩子气急了,我就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能太急躁去操控着孩子的行为。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孩子的错误,也用期待的心希望花朵们开得更灿烂。

  林海炜:一直信奉“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先生的话让我感慨颇多。也许,教师首先要找到的是为师的尊严和价值,不对超负荷的工作和层出不穷的评比、考核惶恐不安,让自己的教育价值和理念回归到对生命个体的敬畏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意识,从而过上一种优雅而从容的教育生活,才会有赏花的心情去对待孩子。

  慢慢走,欣赏啊……(2011年6月18日《教育信息报》“教师专刊”)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赏花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老师赏花取消补课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