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
《骆驼和羊》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桂林市永福县向阳小学 唐让梅
一、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2. 学习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一……就……”说话。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通过看图,提高观察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使学生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三、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字片。
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一段课文内容,谁还知道:骆驼和羊是为
了什么事争论起来的?简笔画骆驼、羊。板书“高、矮”。
(二) 讲读第二段。
1. 指导有顺序地看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面几段课文。
提示: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看后指名说)
2. 指导学文
(1)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看这一段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讲了什么?划出写骆驼、羊动作的句子。)
(2)图文对照,理解词句。(提问: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第一句,讲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
第二句,讲园子的情况。(图文对照,并通过朗读理解句意。)
第三句,讲骆驼轻松地吃到了树叶。(板书“一……就……吃到”。操作演示了骆驼吃到树叶的课件;比较句子“骆驼抬头吃到了树叶”和“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用“一……就……”说话;指导朗读)
第四句,讲羊吃不到树叶。(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羊吃不到树叶的?读这句话,操作演示课件,从句中找到表示羊动作的词语,板书“抬、扒、伸、吃不着”。指导朗读,读出羊着急的语气。)
第五句,讲骆驼用自己吃到了树叶,羊吃不到树叶这件事,证明了高比矮好。(指导朗读,读出肯定、得意的语气。)
第六句,讲羊不肯认输。(提问:课文中怎样写来肯认输的?理解“认输”;指导朗读。)
(3)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这一段。
(4)小结:这一段讲骆驼用一抬头就吃到伸出墙外的树叶,羊怎么也吃不到树叶来证明高比矮好。那么,羊又怎么证明矮比高好呢?请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3. 学生对照图片自学第三段。
出示自学要求:分小组长讨论,请几个小老师检查自学情况:
(1)骆驼和羊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又窄又矮”是什么意思?
(2)羊是怎么做的?(划出写羊的句子。)“大模大样”是什么意思?板书:“大模大样”
(3)骆驼是怎么做的?(划出写骆驼的句子。)板书:跪、低、钻。
(4)有表情地朗读这一段。
4.检查自学情况。(操作演示课件,图文对照,进一步理解句意。)
5.表情地朗读课文。
6.小结:羊用大模大样地走进矮门,骆驼怎么也钻不进去这件事来证明矮比高好。
7.比较句子。(出示字片,理解“也”的意思。)
“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也”是表示同样意思。)羊和骆驼都不肯认输,那怎么办呢?
(四)、讲读第四段
齐读最后一段
1. 理解词语:“评理”
2. 划出老牛说的话,自由读。
(1)理解“长处”、“短处。”
长处——某方面的特长和优点。
短处——缺点,不足。
(2)、理解“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的意思。(“只看到”。是光看到、仅仅看到的意思。)
结合前文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