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态认知学的观点,语言的起源、情感的起源与人类文化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它构成了人类语言发展的动力机制,在理论上,也成为教师教学生态话语的基本构件。
身体是生态话语的物质前提。话语的本质是一种身体现象、是身体,这里主要指大脑的机能,是身体与外界互动关系的反映。人类最初的认识与话语行为,正是从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运动开始的,身体就是符号和一切隐喻的母体。梅洛-庞蒂认为,言语是身体间性的,对于其意义的把握只能在语言活动中去寻求,言语与意义的关系就是身体与世界的关系。人说话时强大的气流通过声带产生语言,并伴随有相应的眼神、表情与肢体动作。身体的视觉经验和听觉经验为语言提供了原始内容,它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场所,而且身体本身也是一种无言的表达。“我们如果不通过与身体有关的隐喻就几乎无法指称哪怕是最简单的非空间情景”。身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肉体,它蕴涵了“身与心、感性与灵性、自然与价值,及生理、意识和无意识,且在时、空中动态生成、展现的生命整体”。话语的产生伴随着肉体与情感的相互关系而发展,身体从语言的创造开始,其行为一直在语言中尽情表现,并体现其力量和审美。
情感是生态话语的基本操作领域。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其情感首先来源于人类个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婴儿与母亲的身体的摩擦,相互之间的感觉交流,一直在发动与调节个体行为的意向。所以,情感是活力的、能动的身体的性情,是生物系统中尤其是哺乳动物的生物和关系现象。在喜、怒、哀、乐、憎、恶、欲等情感冲击下,人类会做出相应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运动,同时发出相应的声音,形成相应的基本词汇。所有的话语体系都来源于情感,情感是人类基本的交谈行为的动力,它贯穿于对话的、能动的、集体的、建构的、互动的实践过程,它决定了个体认知与环境交互性的不同形式和水平。情感是话语的催化剂,它使对象与对象之间互相接纳,决定话语行为的效率与水平。如爱,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情感,在一种理解自我、尊重他人的关系空间里,使个体相互接纳、理解与包容。这里的爱不是一种美德,而是在互相信任、彼此接受的空间里的一种生存方式。爱、尊重、鼓励等情感状态能影响人类的积极行为;而恨、歧视、嘲讽等消极情感状态能影响人类的消极行为。
文化是生态话语蕴涵的意识内容。文化决定了身体的运动方式,决定了情感的性质,也决定了话语的内容。文化在身体、情感与话语中表现出一种联系性,这种联系是人的身体、情感与世界、与语言共在的不断生成的并在时间中持续展开的共生域。话语 是 身 体 、情 感 与 文 化 彼 此 关 联 着 的现象,并以多样的复杂的方式表达,文化环境是在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由师生共同建构的情景中组成的。
所以,文化直接地参与了话语意义的建构。人类不同群体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中,他们独特的关系模式和情感特征已经打上具体的文化烙印,并以其独特的话语标示出来。学习意味着愿意与那种话语的文化背景互动,并与该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愿意参与那种文化的复杂的对话网络。这意味着学习不可能是通过逻辑的、计算的习得过程把信息输入、储存在大脑的形式,而是一种重环境的、实效的、能动的、参与的、特殊的、连续的互相协调的行为。所以,教师教学话语根本不是一个规则的有规律可循的教学行为,它直接来自涵养于一定文化情景中的个体身体内部能量的冲动,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意识内容。它来自教师身体、情感与文化的互动,是教师个体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教学话语既不可能超越我们的身体和情感,也不可能超越文化。现代课堂教学的巨大缺陷在于,它企图把教师话语还原为学习者按部就班的认知构造活动,没有看到个体与文化的复杂性及其相互间的互动关系,没有把话语看成是身体、情感与文化构造的产物,因而难以实现生态话语应有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