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27年起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5、认读识记
骨碌(gū lu) 酣然入梦(hān) 蜷曲(quán) 点缀(zhuì) 呜咽(yè) 澎湃(pēng pài)
6、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翻山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7、梳理情节(主体部分)
<!--[if !vml]--><!--[endif]-->2—10下午到晚上,沿山沟爬山。
11—18天黑到山脚后夜行军。 时间的推移
19—22深夜露宿。
23—30黎明爬山,下午到达山顶。 地点的转换
31—32下山,直达宿营地。
布置作业
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介绍老山界的资料。
第二课时(1-4-4)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展示图片,进一步认识老山界。
2、互动研究(分组活动)
(1)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简洁、明快
(2)找出课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指出老山界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山高、陡、险,山路狭窄、曲折
(3)红军在翻山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除了走路难之外,还有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4)面对困难,红军战士是什么样的态度?划出文中的有关语句,分析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军战士的。——乐观的语言、勇敢的动作、畅快的心情
(5)老山界的环境与红军战士之间的联系。——以此为背景,描写红军战士豪壮的语言、畅快的心情,渲染了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6)课文第三部分里提到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用意是什么?——实写与虚写。
3、自主探究(个体钻研)
(1)“照着习惯”几个字能否删去?
(2)为什么要向瑶族母女宣传红军?
(3)“一点米”前的修饰语和“一袋米”后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4)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好不好?
(5)如果把“只有一尺来宽”写成“路很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6)第2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山势的什么特点?“远”与“近”、“洪大”与“细切”是否矛盾?
(7)分析第30自然段当我登上山顶时的心情。
(8)分析第3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与上面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浓笔与淡笔
4、总结全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