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反映生活,研读生动描写的段落。 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1.星夜登山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选择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调动了什么感官进行观察?观察什么?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红军战士的喊声笑声(听觉),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2.半夜山腰露宿。“半夜里……睡不着。”写挨冻的感觉,冻醒了,冻得怎样?勾画关键词:逼、刺入、更卷、蜷。这些词的使用使冷的程度具体化。“天上……几堆火没有熄”。观察方法:定点观察;写景顺序:由远及近,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视线:仰视、平视、环视。形象描述:运用比喻。(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像巨人矗立;山谷像一口井)“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既是所见,也是所闻,由视觉到听觉,转入自然。“除此以外,……又睡着了。”所闻:以声写静谧,用比喻描写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所见所闻既表现征途生活的艰苦,又有乐观情趣。
前文写登山的热烈,这里写夜宿的静溢,使文势变化多姿,起伏跌宕。
(二)、讨论完成课后习题二、三总结全文:1.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意思:本文记叙了_______实况,通过对老山界____________的描写,对红军___________的描写,歌颂了红军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精神。
2.提示学习重点。
3.朴素与生动的语言相结合,文风质朴,真实可信。
(三)布置作业: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参考下列题目写一篇观察日记。《望星空》《在校园里》《窗前》
老山界 陆定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3、情感目标:感受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信胜利前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教学重点:记叙的要素。景物描写的作用。翻山时所遇到的困难。
2、教学难点:随着地点的转移与时间的推移,长征伟大意义的逐步阐发。
教学手段和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探究为主,引导为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1-3-3)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渲染环境(听歌《过雪山草地》)
2、背景资料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8万6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广西东北角的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军410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跟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
3、简介作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