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重点、难点:
1. 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 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3.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毛主席的诗《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 “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
2. 作者介绍
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二、 请同学快速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并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请你先找出本文的记叙六要素。
三. 理清结构层次。
起因: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
经过: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
结果: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4段)。
四、 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以什么为顺序的呢?
2、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并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1、在翻山的过程中,碰到了那些困难?
2、 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3、 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4、 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五、 揣摩生动描写
1. 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什么?
2、 分析生动的场面、景物描写
分析:第13、19节,思考:奇观奇在哪里?写出山路,山势的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何种精神?
分析:第23节,思考:
1) 这里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顺序是什么?
2) 作者描写星星,山峰,四围的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这节中除了从视觉方面写所见到的景物,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到的各种声响,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所听到的声响?
4)这些声响突出了夜的什么特点?
5)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6)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3、 怎样理解第一段描写中的“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与星光连接起来,是一种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在句中突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在“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交代说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但又说“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者是否矛盾?
5、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找出关键词语来讨论体会。
6、 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
7、 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8、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