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中的写景
《老山界》一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逼真、生动。这是由于所写的事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观察细致入微。二是目的明确,每处写景都鲜明地表现了中心。
在写攀登雷公岩时,作者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着力描绘了星光和火把构成的“奇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人走到“之”字形路上,再“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然后“往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这就生动地渲染出了山势的高峻陡峭和山路的曲折崎岖。就是在这样的悬崖峭壁间,还激响着红军战士豪迈的呼唤和欢笑,充分表现出红军战士临危不惧的顽强斗志和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
在描写岩畔宿营作者欲眠还醒时的感受时,作者写道:“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连用比喻,贴切生动。不但真实地写出了高山深谷特有的空旷寂寥和音响回荡不绝于耳的特有景象,而且写出了红军战士此时此刻复杂的心理活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老苏区暂时沦于白匪之手的忧伤;对一路上同敌人拼杀的壮烈场景的回忆;对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战斗生活的憧憬。
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刻画,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得以透视红军将士美丽的内心世界。
.
《老山界》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教学设想: (一) 、预习要求: 1. 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 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 (二) 、教法学法:教法:
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学法:动脑思,分析理解;
动口说,组织语言; 动手写,整理明确。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准备教具:录音机 朗诵带 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
毛主席的诗《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师板书:老山界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生继续思考)明确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从毛主席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雄伟。在诗中,诗人 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生速读课文 。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作记录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言是否组织的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三、感悟、延伸 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添了哪些知识?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简单板书 2、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学生自由发言四、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 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多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 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展示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搜集的资料。 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2、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二)赏析精彩片段
生齐读师投影出示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赏析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 3、分析红军战士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生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三)赏析精彩片段2 生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 1、 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这一片段中的哪一个修辞?说出理由。 2、 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许多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矛盾吗?生讨论问题 师针对具体情况作补充 3、 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投影出相应画面) 4、 生齐读三、小结巩固 小结
语言特色,学习文章生动而凝练的语言: 朴实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多方面的联想,同时也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渲染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自由朗读精彩片段 布置作业 1、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运用修辞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一段景物 ,写出感受。
所选语段是本文中最为重要的景物描写片段。抓住这两段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 【重点段落之一】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思考: 4.“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奇观”指什么?
5.文段在写景时有两个观察点,它们分别是 和 。 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 ;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 6.“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7.作者在写景中穿插语言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8.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9.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 点拨:这是本文中一处非常重要的段落。既正面写景,又侧面写战士的语言和心理。了解写景的角度,体会写景的作用;品味战士的语言和心理,了解战士们爬山时的艰难和精神状态。 【重点段落之二】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思考: 10.用四个字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1.这段文字先写冻醒后寒冷的感觉,次写所见,再写所闻。请你完成: A.“见”写了哪些景物?给人什么感受?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
B.“闻”突出了夜晚山中“寂静”,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样的描写是否自相矛盾?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写“闻”用了哪些修辞?
C.写所闻时,作者用了四个“像……”,这四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D.在“像波涛在澎湃”后,仿照其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形式,续写两个句子。
点拨:这是课文中规定背诵的段落。把握写作顺序有助于背诵,更有助于理解。在此基础上,掌握所写内容、所用修辞以及“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等。 赏析: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红军战士夜宿半山腰时的所闻,此处何以将寒冷中的雷公岩夜景描写得如此静谧迷人呢? 首先是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状物写景,用看似矛盾的语言,极写雷公岩午夜的寂静,让读者如临其境。四个“像……”分两组:一组以动物作比,一组以水流作比。两组在比声音方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听觉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感觉。红军战士在极端困难与危险的情况下夜宿半山腰,能够全身心沉浸、陶醉在对夜景的欣赏中,根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危险,这表明红军战士乐观豁达的情怀和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其次是作者运用了反衬手法。人们常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但有时“无声”还须“有声”来衬托。这段文字便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来衬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深切感受细腻入微地描绘出来,并使读者也似乎调动了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以便体会当时的寂静情景,获得了“以声衬静静更静”的艺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