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老山界教案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震惊中外。 英勇的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一路之上留下了很多富于传奇色彩的感人故事,“老山界”就是其中的一段。这是红军长征中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在哪儿呢?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对待的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让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老红军陆定一给我们讲一讲长征路上的故事。
二、预习检查
认读下列生字词,注意字形、字音:
攀谈  苛捐杂税  搀扶   盛饭
骨碌  酣然入梦  惊惶  军阀
缴租  欺侮   峭壁   寒颤
寂静  塘坊  呜咽
蜷曲 点缀 澎湃 咀嚼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故事。
教师提示:作者陆定一是参加过长征的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写起来一定会特别真实而细腻,请同学们在赏读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感情,作者的感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红军的真实感受。
2.作为一篇叙事性的文章,这篇课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顺序清楚,有条不紊。
请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原文中找出有关时间变化及其相应地点转移的标志性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
教师明确:本文的叙事写作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
深入探讨:红军翻越老山界一共用了多长时间?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时间变化归纳出翻越老山界的时间:整整一天时间。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从中看到老山界之险峻难走,认识到红军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和乐观的生活观念。
3.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曾发出豪迈的慨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行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4.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如何?试从文章中选择恰当的语句说明。
行路难——奋勇登山。
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教师点拨:在红军战士的身上,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5.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够表现出这样的态度?结合你在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以及对其他文学作品的感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自由回答,扣住“有坚定信念”即可。
本步骤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进一步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有意识地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为下步设计奠定基础。
四、布置作业
1.熟读文章,找出喜欢的文字部分作批注。
2.进一步积累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学交流。
学生主要归纳为两个精彩片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老山界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老山界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