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鼓乐 陈自明 在印度音乐中,鼓是掌握时间和节奏的主要乐器。无论在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或舞蹈演出中,鼓都是必不可少的乐器。鼓还提供了印度音乐中所必须的低音,这种低音是旋律进行中的背景和陪衬,在器乐演奏的最后部分,常常会给鼓手以单独进行即兴表演的机会,以显示鼓手高超的击鼓技巧,并与主奏乐器互相对答、模仿……,但无论如何变化,两位演奏者最终必须结束在同一拍上,不仅为此,北印度还常常举行鼓的独奏会。鼓的节奏千变万化,鼓的音色丰富多彩,加上鼓手卓越的双手技巧,迷住了印度和世界各地的亿万观众。 印度鼓的种类很多,但其独特之处是所谓“鼓眼”,这指的是在鼓皮的中心部分粘上一块黑色胶膏,它是用煮过的米粉、面粉、果汁加上金属粉末制成的混合物,鼓皮上贴了这块胶膏之后,杂音可以减少,音色变得更加悦耳动听。 印度最古老的鼓是木丹加鼓(木丹加原意为“用粘土制作”但现在鼓的框架已改用木材制作)。早在公元二世纪,印度学者婆罗多的著作《乐舞论》中即已提到过这种鼓,直到现在南印度仍在使用这种鼓。木丹加鼓是一种横放在地上演奏的双面鼓,长度约为50~70厘米,鼓框中间比较凸出,两端略成圆椎形,左面鼓皮大,右面鼓皮小,(直径大约为18~21厘米),两面鼓皮的定音是不同的,大致相差四度,一般是(在中央C以下的)C和F或D和G。鼓皮是多层的,用母牛皮和山羊皮加以组合。两端鼓皮之间采用16条水牛皮条箍紧,塞在皮条中的木块是用来调整张力和音高的,鼓手采用1、2、3指,甚至整个手掌演奏,可以发出清亮或深沉的音响,也可以奏出高八度或升高半音的乐音。木丹加鼓的演奏技巧也极为多样,它分为五种手法:用整个手掌、半手掌、1/4手掌,手掌侧面和食指敲击,这些手法还可以造成不同的制音效果和多种多样的音响。学习敲击木丹加鼓首先要学会鼓语达、底、东、代,这些符号表示的是鼓的不同位置,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多种复杂的组合。木丹加鼓过去用于为戏剧伴奏,现在多用于南印度古典音乐和婆罗多古典舞中。最著名的木丹加鼓演奏家是兰格纳坦和帕尔甘特·马尼·依也尔。大约一百年前,南印度古典音乐中又采用了一种新的敲击乐器--格塔姆,它经常与木丹加鼓一起演奏。实际上格塔姆是一种陶罐,它没有鼓皮,却有一个大的凸出部分(直径大约有一英尺)作为它的敲击区域,但这并不是固定的,视其需要的音高而改变尺寸。陶罐发出的音响明亮而富有光彩。演奏者可以敲击陶罐的颈部,中心、底部和罐口,以获得不同的音高,为了使音色多变,可用双手、手腕、拳头,十个手指以及指甲来击奏。有时还可把陶罐口压在鼓手裸露的腹部来演奏以发出多样的音色。过去陶罐的演奏者还有一种习惯,即在演奏中把乐器抛向空中,落下后继续敲打,整个节奏并不打乱,观众叹为观止。有时演奏者还在演奏高潮时将陶罐抛向上空,最后一拍正好落地,摔裂的陶罐发出破碎声,造成令人惊奇的效果。但过去用的陶罐是普通的商品,碎了可以再买,现在的陶罐乐器是特制的,价格比较昂贵,所以那种最后一拍摔碎的事例已不多见了。 在北印度古典音乐中过去用的也是一种类似木丹加鼓,称为帕克瓦吉的双面鼓。它在莫卧儿帝国早期用得比较多,主要为庄严神圣的德鲁帕特古典歌曲和古典舞蹈伴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变化,这种鼓现在已用得不多了。 目前在北印度音乐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两个一套的达不拉鼓。大约从18世纪开始出现,它的历史不太清楚,有人说它是由帕克瓦吉一分为二形成的,也有人认为它是由13世纪的波斯裔诗人,音乐家胡斯鲁引进的,但至今没有定论。它是由两个单面鼓组成的,这两个鼓的形状正好相反,演奏者右边的达不拉鼓框上小下大,像个水壶,左边的巴亚鼓框上大下小,像个小锅。达不拉发音高,巴亚发音低,两者音高大约相差八度。这种鼓有各种不同的尺寸,既要根据演奏者的美学趣味,也要考虑到演奏者手的大小来决定。鼓皮也是多层的,采用山羊皮。鼓皮的中心也粘有被称为鼓眼的黑色胶膏。当胶膏在张紧的鼓皮上干透后,声音就会变得富有光彩,更加明亮。达不拉的鼓皮一般分为三个区域即鼓皮边缘,靠里面的部分,这两部分各占1/4,还有占鼓皮一半的中心部分。当演奏者用食指敲击鼓皮边缘并用第三指压住鼓眼的边缘时,就会发出银铃般的音响,这是高八度的第一泛音在闪光,敲击靠里部分时,高八度的第二泛音在共鸣,敲击中心部分时则产生一种清脆的音响。巴亚鼓皮的情况与达不拉鼓相近,也具有不同的音色,但它主要起配合作用。揉搓鼓皮发出滑音是它的重要特色。经过近200年的发展,达不拉鼓后来居上,演奏技巧,表现手法十分丰富,并且还形成了不同学派。在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按学习达不拉鼓的人成百上千,高手林立,但公认的鼓王是现年42岁出生在旁遮普邦的扎凯尔·候赛因。笔者在印度时曾经观看了他的一场独奏音乐会,印象极深。鼓由印度古老的弓弦乐器萨朗基伴奏。两个小鼓在他双手敲击下,或声如洪钟或响若闷雷,有时还用手掌擦压鼓皮发出嗯嗯之声。节奏和力度更是千变万化或轻或重,一紧一松,忽强忽弱。他那灵巧的,经过千锤百炼的手指,手掌既能表现万马奔腾,雷霆万钧之势,又能发出雨滴点点,潺潺溪水般的声音。在场观众人山人海,人人为之惊叹。在近两小时的独奏中,人人精神贯注,屏息聆听。很少有人能想象,在一种普通的敲击乐器--鼓上,竟能在音高、音色、节奏、力度,速度几个方面作出如此强烈的对比,如此奇妙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将人们引入了一种新鲜的,未曾体验过的气氛中,进入了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印度文化哲学的理想境界。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观舞记,冰心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竹影》结构分析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