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樊市二十中集体备课 王 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3、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2、难点: 学习本文的心理描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没有伟大的人,只有伟大的拼搏”,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流落到一个荒岛上,你会在第一时间想些什么? 生存,还是死亡,是个问题? (要不要活下去)──怎样活下来──精神上的平衡 生存问题 ──物质问题──精神问题 | | 动物需求 人的需求 人类的进化史 那么我们看看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是怎样摆脱自己的心理恐惧的,开始他的荒岛生活的。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看看鲁滨孙是如何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 1、鲁滨孙在海上遇难,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陷绝境,从孤立无援到知足安命,鲁滨孙经历了一段心理变化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身处绝境的他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他到底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特别是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2、鲁滨孙为什么要顽强地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 如果换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病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当然这是一种因为精神完全崩溃后导致的自杀行为。鲁滨孙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孙十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活着,也许并非为了什么,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一条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善待它。况且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像个人,活出了人的尊严。像他这样的人值得活着。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鲁滨孙找到了让他活下去的理由,而这一切都是他将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后,所做出的理智的反应,看来,当我们陷入困境时,首先要学会调整心态,去分析现状,鲁滨孙就是这样,不仅如此,他还给我们总结出一条形经验教训,那就是(学生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可以自慰的事情。──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小结:本文主要描写鲁滨孙被陷落荒岛之初所遇到的生存问题、物资问题和精神问题,鲁滨逊在前途暗淡的绝望中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并顽强地活下来,活得潇洒,活出了人格。 第二课时 一、提问、研讨、探究 1,课文第一部分写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之初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理。 “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孤零零”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孤立无援”“沮丧无聊”“不幸”。 2、第2自然段中“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另外一种力量”指什么? 指理智。如果说第1自然段中鲁滨孙是凭感情用事的话,那么第2自然段,他开始用理智来思考问题。 3、第2自然段中“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这句话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表达是什么?它表达了鲁滨孙的什么思想? 这个成语是“塞翁失马,安知祸福,”表现鲁滨孙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说明他已经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 4、接下来鲁宾孙做了那些事,为自己生存做准备? 测定位置、计算时间,鲁滨孙来自文明社会,他必然要千方百计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掌握时间,按文明人的方式存在于时间之中。丢失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生存的意义。总之,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也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 5、第6自然段提到鲁滨孙从船上除了搬下许多东西外,还弄到一些价值不大而用处却不小的东西,这些东西指什么?在鲁滨孙的海岛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这些东西是指给他温饱以外的东西,这里再提那些小东西,表明鲁滨孙决定“细细地”活下去,较高质量地活下去。因为文明社会创造的任何东西都可能对他极为有用。(板书:保留小物品) 6、鲁滨孙要生存下去,如何解决今后的衣、食、住、行问题? ⑴ 衣:没有针线,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不久便习惯了。 ⑵ 吃:除了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还要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 ⑶ 住:差不多费了一整年的工夫,才把我的小小的木栅栏围墙做完。 ⑷ 行:每天在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板书:安排衣食住行) 7、鲁滨孙为什么要写日记?如何理解鲁滨孙写日记的行为? 鲁滨孙写日记为的不是留给后人看,只不过写出来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鲁滨孙写日记的行动,表明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证明自己活得明白,在时间的长河里没有走失。 8、如何看待鲁滨孙的这种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不能把鲁滨孙的这种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看成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在那样的绝境中,任何人都必须首先解决心理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有下一步的行动。鲁滨孙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了心理调整,为他在荒岛上顺利地生存下去打好了心理基础。他的这种自我安慰是值得肯定的。 二、小结──请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鲁滨孙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于,勤于创造。他克服了极端的孤独、恐惧、艰苦,经过反复动摇之后,终于调整好生活的心态,理智地鼓起勇气,孤身创业。鲁滨孙身上拥有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我们应该学习这种“鲁滨孙精神”。 三、教师寄语 1、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 2、相信天地间唯一可能的救赎就是自救。 四、知识迁移与延伸 1、你曾经遇到过或者正在遇到某种不幸或挫折,是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2、你有过遇险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度过来的?请找时间与同学交流。 (培养说话能力) 3、假如你也像鲁宾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你将怎样做? (培养正确对待挫折的品质)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荒岛余生,丹尼尔·笛福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