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6年级3、4班 |
学科: 语文 |
设计者:田 |
第 周 第 课时 |
累计 课时 |
课 型:新 授 |
课题 |
《智子疑邻》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1、能背诵并翻译《智子疑邻》(直译);
2、积累文言词语,记住《智子疑邻》中重点词义; |
情感目标 |
3、理解《智子疑邻》的寓意,不随便怀疑别人,要听取合理建议; |
能力目标 |
4、课外拓展——能读懂《疑邻窃斧》。 |
教学重点 |
1、能背诵并翻译《智子疑邻》(直译);
2、积累文言词语,记住《智子疑邻》中重点词义; |
教学难点 |
理解《智子疑邻》的寓意;读懂《疑邻窃斧》 |
设计理念 |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运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学习指导方式。 |
课前准备 |
引导预习,将寓言读熟;
|
|
|
|
|
|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能说出你知道的寓言故事的名字吗?你能说说什么是寓言吗?寓言有什么特点?在世界文学宝库,寓言是一颗特别灿烂的明珠,它往往借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韩非子》一书中就记录了许多这样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韩非子》一书中《智子疑邻》这个故事,你一定会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二、文学常识过关:
本文作者 , 国末期著名 家,著有《 》一书,
共20卷,笔锋犀利,常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富有说服力。 |
三、走进朗读室——看谁读得准,看谁读得棒
1、自由朗读《智子疑邻》,指名朗读;
2、听录音,要求:认真听,注意停顿和语气;
3、再读《智子疑邻》,小组互读,选出读得最棒的;
4、全班齐读;
活动:背诵比赛,再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看谁背得快,背得准。 |
四、走进翻译室——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1、翻译提示:翻译文言文尽量做到“直译”,结合注释,运用“加字”和“换字”的方法解释词语;
2、自己翻译:不会翻译的地方做出标记;
3、小组合作交流:不会翻译的地方小组解决;
4、集体合作:哪个小组还有不会翻译的提出来,全班解决;
5、下列加点字词如何解释: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
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6、指名翻译,教师简单评议。
五、走进研讨室——开动小脑筋,理解这则文言文的寓意
1、宋国富人为什么会“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你觉得宋国富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这则文言寓言中得到什么启示?
4、当别人给你提出意见时,你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
——(1)以上4个问题,个人认真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每个人都要发言;
(3)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的发言最精彩。
六、走进拓展室——读懂《疑邻窃斧》
1、人有忘斧者,疑其邻之子。
2、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
无为而不窃斧也。
3、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
4、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
——先说出加点字词的意思,然后说出每句话的意思,小组交流。
七、当堂测试——先自己记忆,后检查提问
1、文学常识:《智子疑邻》节选自《 》,作者是 ,
国末期著名 家。
2、重点词语:
智: 疑: 宋: 雨: 坏:
筑: 亦云: 暮: 果: 亡: |
八、小结、作业:写出本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