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W >> 望海潮(东南形胜) >> 正文

 

柳永《望海潮》赏析

柳永《望海潮》赏析

肖旭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福建崇安)人。生卒年不详。他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这种不拘礼法的行为,颇受到当时一些正统派人物的非难。他的词就很有点浪子作风。他在《鹤冲天》词中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把写诗填词的才子说成是不当官的公卿宰相。白衣,是表示平民的身分。他又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认为做官是“浮名”,还不如喝酒、唱曲。有人向仁宗推荐他,宋仁宗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他因此受罢黜,郁郁不得志,每天和一些浮浪子弟纵游于娼馆酒楼,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因为宋仁宗嫌他行为放浪,不用他,说过让他“且去填词”的话,所以他自称“奉旨填词”。他后来改名永,才在景祜元年(1034)考中进士,做过睦州推官,定海晓峰盐场盐官、余杭县令、屯田员外郎等小官。死的时候很凄凉,棺木寄放在镇江的寺庙里,一说葬在枣阳县的花山。后来每到清明节,远近许多人带着酒食在他的墓地祭奠饮宴,叫做“吊柳会”。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的《乐章集》里有词二百一十多首。北宋城镇的发展繁荣和社会的富庶,首先在柳永词里得到较为突出的表现。《笛家弄》词写汴京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景象。“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这是写有坐着船在水上游戏的,有在野外摆宴的,池塘的水好像染过一样碧绿,堤岸上的树木房舍像彩绣一样美丽。“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这是写住在栋雕梁的高楼深远里的人们,有的在赌博,一赌就是百万钱,有的在喝酒,也是花上万的钱去买酒。这都是都市的豪华生活。他的《迎新春》词又写汴京元宵之夜“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燃绛树。”千家万户,大街小巷,都点上花灯,妇女都出门赏灯。他说:“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这都可以与孟元老公《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情况相互印证。孟元老说:“太平日久,人物阜繁,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者不识干戈,时节相生,各有观赏。”太平时间长了,物产丰富,人民安乐,小孩只知道唱歌跳舞,老年人也没有见过战争,所以一个节日接着一个节日,都各有游览观赏的内容,这种情况在柳永的词里得到了大量的反映。在柳永的这类词中,以描写杭州的《望海潮》词最为著名。这首词结合街市的繁华、湖山的秀美、江海的壮丽来赞美杭州的形胜和繁华。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这当然只是传说,但由此也可知《望海潮》词有着不小的社会影响。词人当然侧重在宣扬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对所谓“太平盛世”作了夸张、美化,不过在词的题材内容上到底注入了新的成分,而且客观上也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当时城市的风貌。

《望海潮》这一词调,首见于柳永的词中,调名大概是取钱塘江观潮的意思。全词一百零七字,分上下两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囊,归去凤池夸。”

上片重在写杭州形势之胜,湖山秀美,江海壮丽,钱塘江潮的壮观,街市繁华,士民殷富。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起首三句从地理和历史两个方面,抓住“形胜”和“繁华”两个特点,对杭州做了高度概括。“形胜”,指地理形势重要、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都会”,大城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一句纵观今古,交代了杭州悠久的历史,钱塘,即杭州。杭州是一座历史古城,早先春秋时代,它就是吴、越争霸之地,秦代设置钱塘县,隋朝改设杭州,五代时吴越国建都于此,发展为东南第一州,

“烟柳,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以及“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几句,侧重描绘“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几句,侧重写“形胜”“烟柳画桥”是说柳色如烟,彩桥如画。春日的柳树,像一片嫩绿的薄薄的轻纱,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风帘”,挡风的帘子。“翠幕”,绿色的帷幕。“参差”,长短高低不齐,这里是形容城市房屋鳞次栉比,高矮不一。“十万人家”是说人烟稠密。虽说是个约数,但并非夸张。“市列珠玑”,是说市面上陈列着各种珍贵的物品。“市”,指贸易的场所。“户盈罗绮”,是说家家户户盈箱满柜的绫罗绸缎。罗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竟豪奢”是说人人竞夸精美的服饰,比赛豪华阔气。以上这些句子,作者选取了、翠幕、珠玑、绮罗等形容“三吴都会”的物阜民丰。“云树”,“怒涛”,“天堑”三句,是写壮阔雄奇的钱塘江景色,高大茂密的树木,护绕着江堤,堤外,奔腾的江水翻卷起狂波怒涛,真是一道宽阔险阻的天然屏障。“云树”,形容树木的茂密高大,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云影。“霜雪”形容波涛卷起的白色浪花。“天堑’,天然的壕沟,多用以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无涯”,无边无际。钱塘江扛口呈喇叭状,放眼望去,江海一片,宽阔无边。

下片写西湖的美景,游人的欢快,歌吹盛况,最后以夸耀作结,归美州将。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三句从湖山风光落笔。“重湖”,指西湖,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门外筑了一条长堤,世称白堤。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和里湖,所以词人称为重湖。“叠巘”,重叠的山峰。“重湖叠巘清嘉”一句,十分准确地抓住了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特色。“清嘉”,是清新,秀丽的意思。“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承“清嘉”而来,“三秋”,秋季三个月。“桂子”,桂花。这句是写桂花飘香,时间很长,与“叠巘”相呼应。“十里荷花”,是写荷花种植很广,与“重湖”相呼应。这八个字,摄住了西湖“清嘉”之神,它点到即止,不施重彩,不做刻绘,留下了联想的余地。接下去,词人换转笔墨,从自然转向人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就是笛子,“弄”,吹奏。“菱歌”,采莲女子所唱的歌。“泛”,指声音的飘扬。“嬉嬉”,形容很快活的样子。“钓叟”,钓鱼的老翁。“莲娃”,采莲的少女。这几句写西湖游赏之乐。垂钓老翁和采莲女娃是这幅游赏图中的人物。白天,笛声在晴空里荡漾,晚上,萎歌在夜空中漂浮,童颜鹤发的老翁在钓鱼,貌美如花的少女在采莲,他们一个个都是那样的欢快,真是一派昼夜笙歌的太平景象。

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干骑拥高牙”以下,直到结尾,是写对孙何的称颂祝愿。“千骑拥高牙”是写孙何煊赫的威势。“千骑”,形容随从护卫人数之多,仪仗之盛。“拥”,簇拥,“高牙”,军前大旗,是主将的旗帜,这里代指孙何。“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孙何的闲逸生活:饮美酒,听音乐,吟诗作赋,游赏山水。“烟霞”,这里指山光水色。“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意思是说,来日升迁到朝廷做官,虽然杭州城无法带去,但可以把这西湖美景绘成图画,把它带回京城去欣赏。“异日”,他日、来日,日后的意思。“图”,画,作动词。“将”,语助词,念阴平声。“图将”,成。“凤池”,即凤凰池,本来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这里指朝廷。这最后两句,是对孙何的祝愿,在写法上仍然扣住表现杭州繁华富庶的题旨。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乐章集》中这类描写都市繁华的词作有将近二十首,这是柳永以前的词作所未见的,而这类词,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相当的认识和欣赏价值。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柳永《望海潮》赏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东南形胜《望海潮》
    望海潮   (宋)柳永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鉴赏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赏析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鉴赏
    望海潮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戚氏·晚秋天》鉴赏
    望海潮(二首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柳永《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鉴赏
    玉蝴蝶
    特级教师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
    《望海潮》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
    柳永《诉衷情近·雨晴气爽》鉴赏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与译文)
    望海潮
    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与译文)
    《望海潮》(人教版高二必修)
    精美的画卷 历史的留影——试析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
    望海潮教案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
    柳永词说(五)《望海潮》鉴赏
    《望海潮》教案2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课堂…
    柳永《望海潮》赏析
    望海潮 教案
    柳永《望海潮》教案
    试析名章隽语咏太平—柳永《望海潮·…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赏析
    柳永《望海潮》赏析
    望 海 潮
    柳永《望海潮》赏析
    柳永名篇《望海潮》赏析
    《望海潮》教案设计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
    《哈姆莱特》教案设计
    试析名章隽语咏太平—柳永《望海潮·…
    柳永《望海潮》原文和译文
    柳永《望海潮》赏析1
    宋词 望海潮 秦观
    望海潮原文译文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 教案
    柳永<<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
    望海潮教案设计
    望海潮教案
    望海潮教案3
    《望海潮》教学实录
    柳永《望海潮》研读与重译
    柳永《望海潮》教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