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节文字各说明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
第一节:简述我国古代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点明活版印刷前所未有。)
第二节:详细介绍活版印刷的制作、使用、功效等情况。
第三节:简述活字的下落。
2.第二节详述活版印刷情况时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你把说明的层次正确地划分出来。
(1)“庆历中……又为活板。”说明活版印刷创制的年代,创制人的姓名与身份。
(2)“其法……则字平如砥。”说明活版制作的方法。“刻”、‘‘烧”、“布”、“炀”、“按”,准确地说明了制作的步骤。
(3)“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说明活版印刷功效神速。
(4)“常作二铁板,……殊不沾污。”说明活版使用、备用、保存以及不用木头而用胶泥刻字的原因。(实践的经验之谈)
说明事物必须有条理,切不可想到什么说什么。怎样才能有条理呢?要注意认识和研究事物本身的条理。先交代创制年代和创制人的姓名、身份,然后按照活版制作的程序安排说明的层次,介绍它的特性、功能、作用,最后说明几点有关事项,这样安排,清楚明白。
3.第一节第三节在文中起何作用?
第一节略述印刷的源流,引入本文所要介绍的对象——活版。这样的略述十分必要,既说明毕升以前无活版印刷,又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是建筑在雕版技术广泛发展的基础之上。雕版印刷始于隋,唐大盛,五代后典籍皆为版本。毕升生活在雕版印刷的全盛时代,通过长期的亲身实践,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活字印刷。由此可知,任何发明创造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
第三节简述毕升创制的活字下落,一表明对这重大发明的珍视,二使读者明确文中所介绍的全是有据之言。如此结尾,增强真实感和说服力。
文章详略得当,详而不枝不蔓,略而简明扼要,使读者如亲身参加活版的实际操作一样。
四、分层次朗读第二节,要求:
按说明层次,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口译,一个同学概括有关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作业:
1.找出课文中有“为”的句子,分清作动词、介词两类用法,并解释它们不同的含义。
2.写一篇短文,说明豆浆或汽水的制作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语言平实。
3.译《梦溪笔谈》中《凹凸镜》,并简述该文说明的层次。
凹 凸 镜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师旷:春秋时晋国的著名音乐家,师是乐师,旷是人名。)
板书:
活 板
创始人 布衣毕升
制 法 刻、烧、布、炀、按
功 效 神速
使用等 更互,备,贮,自落
层次清晰 语言平实
教后:
1.讲到四大发明,学生七嘴八舌,颇有自豪感。
2.学生分层次有困难,少数分不清,较多的失之于琐碎。第四层次中有的同学一事一分,有的同学说“不以木为之”的原因也可放在第二层次中说。就势作了比较。为了使制作过程说得清楚明白,字的原料问题放在后面说比较好。说明利弊,突出胶泥刻字的优点。
3.“为”作动词用,有“做”“是”“成为”等几种含义,除课堂上指导外,增加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学生问《梦溪笔谈》一书除科技知识介绍外,还有些什么。简略地回答:还有人事、官政、艺文、书画、杂志等。全书共十七目,约六百条左右。
5.为“钱唇”试作一解。
课文注以及一些教学参考书将“钱唇”解释为“钱的边缘”是正确的。但多未具体说明钱的边缘何所指。《梦溪笔谈选读》将“薄如钱唇”译为“像钱的边那样薄”则与一般释作边缘似有出入。一枚胶泥刻字薄如钱边是不可思议的。或有解为指刻字迹之深度,亦费解。“钱唇”应是指钱边的一圈“周郭”。汉时钱本无周郭,为防止磨钱盗取铬(铜屑),钱变为有周郭。以后历朝鼓铸的钱,边缘上一般都有周郭。“钱唇”即周郭,周郭有一定的宽度,因此说“薄如钱唇”是可通的。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