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宾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 王斌宾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归园田居其三》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三十课,这一单元主要是以吟咏山水风光为主的诗文,旨在让学生欣赏美景,陶冶性情,同时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会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的情感。
《归园田居》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诗风和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从教材的编排上讲,本册第五单元二十一课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第二十二课《爱莲说》中出现了“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而陶渊明的其他诗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会出现,如《饮酒》《〈归园田居〉其一》《五柳先生传》等,加之陶渊明的诗风对后世影响甚大,特别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与陶诗风格一脉相承,而王孟二人的诗歌作品在初中教材中也屡次出现,因此帮助学生读懂《〈归园田居〉其三》,教会他们赏析陶诗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本身来看,陶渊明诗风中的朴素自然、意境醇美在此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字句浅显而颇有情趣,可借此引发学生兴趣并借机作进一步拓展。
学情分析
在《桃花源记》中,学生已初步认识和了解了陶渊明以及他的社会理想,《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更加深了学生对陶渊明的了解,这些都为学生理解这首诗中陶渊明的田园乐趣打下基础。同时,这一单元前四课的学习又已教会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因此,此诗的景由情生、情景交融学生理解起来就不会费力了。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
2、体味诗歌的内涵
3、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培养学生鉴赏陶渊明田园诗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公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2、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情真意醇,学习这些诗,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的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陶渊明田园诗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
第一首诗由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第二首诗由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第三首诗由学生完全自主感悟,由浅入深,最终使学生达到能独立赏析这一类诗的能力目标。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诵读,把握其节奏韵律,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诗歌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现诗歌意境画面,对于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处理通过色彩和字型的变化加深学生印象,加入符合诗歌意境的音乐使学生的朗诵更加富有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活跃气氛(4分钟)
在我们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诗歌。今天,我们就将走进一位诗人的生活,去领略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去感受“种豆南山下”的喜悦,他就是陶渊明。(多媒体展示陶渊明的画像)
同学们能说说对陶渊明的了解吗?
(学生应该能答出陶渊明所处的年代,陶渊明是一个隐士,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知道了他对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在《爱莲说》里知道他喜爱菊花,由此可知他的人生志向等。学生答对后老师还可选择一些重要的文句让全班学生一起重复,旨在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要补充提醒学生注意他生活的社会环境,他隐居之前的出仕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为后面诗歌的了解奠定基础。)
教师介绍:《归田园居》组诗写于诗人辞官后的第二年,共五首,课本选了其三。(多媒体展示课题《归园田居》其三)
二、 初读诗歌,初步感知(3分钟)
1、(多媒体展示诗歌内容)学生自读,全班齐读,教师正音,注意“秽”、“荷”等字,并作初步的语气和节奏指导。
2、学生再读,教师作评价。(此时学生大都还不理解诗意,朗读语气可能仍欠佳,教师提醒学生在下面环节注意诗歌意境,为读好本诗作准备。)
三、再读诗歌,品味诗意(10分钟)
1、解题:《归园田居》中的“归”指为何而归?从题目上我们可知这首诗写的是陶渊明所选择的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明确弃官归隐,选择田园生活)
2、感知诗意:学生自读诗歌,想象诗中景物构成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想象中的画面。教师抓住学生表述中的关键词,将学生带入诗句的理解中。关键词如下:“南山下”点明地点,“盛”和“稀”写出野草与豆苗长势的对比,点出锄草的必要,“晨兴”与“带月”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草木长”和“夕露”可以让我们感到田园的荒芜、环境的幽清和夜气的湿寒。(多媒体展示意境剪影)
3、理解情感:好的诗歌都能做到情景交融,景由情生。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很辛苦,他自己感觉呢?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但使愿无违”的“愿”,不愿同流合污,为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并从中感受到愉快和喜悦。)
4、小结:此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心满意足。(多媒体展示小结)
四、三读诗歌,感悟意境(5分钟)
同学们现在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现在我们再来读这首诗,同学们觉得读诗的时候应该表现怎样的情感呢?(愉悦、自然)
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教师作评点并指导,若第一遍读得不够理想,教师示范个别句子后再读。
同学们读好了这首诗后,再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语言。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初看此诗,能看懂吗?作者的思想在诗中表现得明显吗?陶渊明是一个大诗人,他的诗句深奥难懂吗?
陶诗用语平淡自然,朴实无华,但富于情趣,意境醇美。(多媒体展示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到唐代有一个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他们所承袭的就是陶渊明的诗风。
四、延伸赏析,加深感悟(8分钟)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接下来我们再读《归园田居》其一,(多媒体展示全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理解诗意
(多媒体展示四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学生自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多媒体显现的原诗上这两词色彩变化)
“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2)为何归来?
明确:性本爱丘山(本性)(多媒体展示上这一句色彩变化)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园田(多媒体展示上色彩变化)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多媒体展示上色彩变化)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小结:我们读了《归园田居》中的两首,可以感受到《归园田居》这组诗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
五、知识迁移,能力训练(6分钟)
我们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感受到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于他归隐后的田园诗篇,我们就都可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去进行赏析。下面请看陶渊明的另外一首名诗《饮酒》(多媒体展示全诗)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主要采用学生自读,说说能表现陶渊明田园诗特色的一些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分析他语言的特点。只要能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言之成理即可。
六、总结(4分钟)
我们今天学习了陶渊明的三首诗,大家对陶渊明的诗风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陶渊明的诗大多以什么为题材?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语言有些什么样的特色?了解了这些,我们以后遇到陶渊明的田园诗,就可以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加以赏析。最后,咱们再一起重温陶渊明的这三首诗,再次陶醉在这清新幽雅的山水田园风光之中。
师生共同朗诵三首诗(多媒体配乐)。
七、作业
课后学生寻找一首自己最喜欢的陶渊明的田园诗(上面三首除外),并加以赏析。
附板书设计
草盛 苗稀
晨兴 带月 田园劳动的艰辛 愿无违(主题)
夕露沾衣
教后反思
从这堂课的总体感觉来看,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诗歌赏析的方法,体会陶诗的一些较浅显的情感。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比较兴奋,看来从学生知道的知识入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找到自信。接触新课文后有一个短暂的沉默期,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还是缺乏一些主动性,我在课堂中想的一些办法比如从“归”字入手其实还是想给他们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已知过渡到未知。学生在炼字过程中也做得比较好,有同学直接就找出了“盛”和“稀”这对反义词,也有同学立刻就从“晨兴”和“带月”入手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在拓展练习中学生也能快速抓住关键字句理解诗意,看来之前在诗歌教学中对于抓关键字带动理解的方法渗透还是比较成功的。我节录了课堂上学生对《饮酒》一诗的自由赏析:
学生甲:“心远地自偏”这一句我很喜欢,陶渊明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后心静如水,无论身在何地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隐士,这才是真正的归隐。记得有一个佛教偈语说:不是帆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学生乙:我以前就在画上看到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虽觉得很美,但直到今天才知道这句诗的深刻内涵。一个老人在东篱下采着菊花,闻着菊花的清香,看见满地的金黄,抬头就看见对面青青的南山,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悠闲自在,真是令人羡慕的隐士生活。
通过学生的发言看来,他们对陶诗有了初步的了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普遍不够深入,对于诗歌内涵的领悟缺乏深度,停留在比较浅层的层面上。
反思改进
在上诗歌的课之前,要先找一些类似题材或写法的诗歌进行铺垫,因为学生对于古代的文化背景了解不是特别深入,有必要给他们贯输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以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同时,学生在隐士文化这类型的诗文上理解不深,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不是很了解,要利用多种诗文对他们进行渗透,让他们了解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能做到丢掉功名利禄去过一个普通农夫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同时又要防止学生片面的理解隐士传统,认为那是一种不敢面对而逃避的情绪。
另外要想办法激励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方法还可以再灵活多样一些,比如分组讨论、口头表达与书面片断相结合等,让学生有思考的习惯和表达的欲望,这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