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出师表 >> 正文

 

《出师表》教学设计

出师表》教学设计

 

程岭中心学校   江小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文言词汇与现代词汇的区别,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2)了解奏表的特点,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融情于事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自查资料,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3)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根据文言文的特点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诸葛亮忠君爱国的思想,学习其鞠躬尽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并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2、了解奏表的特点,学习融情于议、融情于事的手法。

难点:

1、作者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2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主要任务:

1、简介背景,了解“表”这种文体,初读课文。

2、疏通全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3、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力争有所发现。

 

第二课时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回顾导入。

2、板书对联,简评《出师表》,引出本课任务——竭尽所能,读好《出师表》。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反复诵读、读出收获

一读《出师表》,感悟诸葛情。

1、集体朗诵全文(会背则背,不会则读)。

2、小组朗读交流,各自展示自认为朗读得意的段落,小组其它成员批评。

3、学生自愿或教师指名展示自己朗读得意的段落并说出朗读的理由。

4、教师朗读,学生批评。

再读《出师表》,细辩孔明意。

1、展示各自查找的用以理解课文的材料。

(小组展示——小组推荐全班展示)。

2、师生共同简析全篇。

1)浏览,共同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2)合并同类项,明确全文大致结构。

(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3、思考并小组讨论

1)诸葛亮为什么要提出三条建议,而三条建议中核心又是哪一条,为什么?

(指名回答,师生共同明确:出师是根本,是其一贯的政治主张,出师需要稳固的战略后方。)

2)、文中多次提到“先帝”,试找出分别在什么地方,这样做有何用意?表文安排第二、三两部分有什么必要?

(明确:报答知遇之恩、融情于议、融情于事。)

4、关于课文的理解是否还有疑问,如有,请提出,共同讨论。

三读出师表,诸葛驻我心

1、指导背诵(以第一段、第六段为例)

1)形势危急→有利因素→正反两方面建议。

2)自述本志→为知已者死→受命至今。

2、再看诸葛亮

1)诸葛亮与刘备关系如何?

2)《出师表》中有怎样深厚的感情?

3)区别历史事实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4)对于诸葛亮的“忠君爱国”应如何理解?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作文,不少于500字。

 

附:板书设计

出师表

诸葛亮

一读《出师表》感悟诸葛情    出师表—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再读《出师表》细辩孔明意    出师表—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三读《出师表》诸葛驻我心    出师表—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广开言路

赏罚严明

忠臣

    荐贤     指明危机,提出建议(一)

良将

亲贤远佞

自述本志

               追忆往事,陈述理由(二)

出师缘由

明确职责

               分清责任,表明决心(三)

结束语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出师表》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出师表》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