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自己拟题的理由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
2、学生互相交流、补充自己所了解的小说创作背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小结)
从诗歌导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渲染庄严的氛围,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学生之间的交流发言能促进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初读课文
初步感知
1、小说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用课文原句回答。
2、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找到第11节“……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
2、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
这是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环节,课文篇幅较长,有具体的情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再读课文
圈画品读
1、引导学生感受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
⑴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指导学生运用圈画品读的方法)
⑵教师进行调控,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小弗郎士是由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3)、究竟是什么使这样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2、引导学生感受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⑴、你认为韩麦尔先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指导学生运用圈画品读的方法)
(2)、教师进行调控,组织讨论。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指导学生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
明确: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贪玩、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马虎、不认真学习、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由于这是最后一课而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学生合作讨论,诵读小弗郎士的大段心理描写,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学习的高潮。
是朴素的爱国情感在“最后一课”这个特定场景下被进一步激发,使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认为韩麦尔先生: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多处点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如何感知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学生的阅读感受必须依托于文本,而通过圈画品读的方法能让学生的阅读感受找到依据,同时,也能让学生感知到文章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并借助细节描写,塑造出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懂得在习作中要借鉴这些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调控,确保学生讨论的有效性,而不是一味的“放羊”。
课文研讨
归纳主题
作者为什么不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明确: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交流、探讨
主题: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对文章主题的揭示可以采取各种形式,这个问题的设计紧承以上探讨人物的环节,能够比较自然地从“感受人物形象”过渡到“把握文章主题”。
布置作业
借鉴感悟
2选1
1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用第一人称进行续写。(300字左右)
2、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提示: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到教室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看到小弗郎士迟到时会想些什么?当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些什么?)(300字左右)
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在片段写作中再次感受小说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感。
思路点拨
这篇文章情节性强,学生有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我”(小弗郎士)心理思想的变化成长为切入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形象,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剖析课文,并且探讨“作者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以此来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
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觉角度来写的,突出了对他心理活动的描写,你能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小弗朗士心理变化、思想成长的词语吗?(抓住“怕”“诧异”“懊悔”“明白”四个词语,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概括出人物性格。)
我们知道小弗郎士起初是一个调皮、逃学、厌学的孩子,(韩麦尔先生似乎也不是一个敬业的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如此反常规的不完美形象呢?
明确:选普通的人作为典型形象更具有普遍的意义。
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情感在“最后一课”这个特定场景下被进一步激发,由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也寄寓了作者对法兰西民族的希望。
练习举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