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其它方案从略)
[点评:对话、表演、创意施救……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了他们的生命智慧,看来这篇作文要写不好也难了。]
第三板块:创作,留驻美妙想象
师:好,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可真多。张老师提一个小要求,方案要巧妙、实用,一套不行,两套;两套不行就三套,总之把鸭子救上来为止。同学们,经过这么一表演,这么一“风暴”,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呢?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写这个故事了。接下来,让我们先来关注本次习作的要求,一起读——
生:习作要求: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充分想象,然后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师: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写具体,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如何写得有真情实感呢?张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们可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来写。比如,我是张巡警,今天我在温哥华街头巡逻,忽然对面来了一群鸭子,鸭妈妈带着三只小鸭,它们向我“嘎嘎噶”直叫……这就是以巡警的口吻来写故事。我们还可以鸭妈妈的角度来写,以落水小鸭子的角度来写,还可以从司机、行人的角度来写,这样一来,就把自己摆进了这个故事中,真情实感就出来了!
(学生确认站在哪个角度写故事)
师:好,写的时候要关注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要把故事写得有意思,写出真情实感。第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写清楚;第二,用生动的细节展开最有意思的部分,把这个最有意思的画面写具体。第三,写出自己在这个故事中的真切感受。
师:愿意站在小鸭子角度来写的举手? (生举手)好,我想采访一下,小鸭子,当你刚跌入黑暗的下水道时,你当时心情怎样?
生:我当时想下水道又脏、又臭、又冷,我会在里面熏死或者冻死。 师:担心自己会死。还有吗?还有哪只小鸭,你怎么担心?你怎么想?
生:我会想:妈妈快点来救我,不然我会在这个冰冷的下水道里淹死。
生:我会在下水道里慌得手忙脚乱。
师:过了一段时间,你心情会有变化吗?
生:这么久了没人来救我,哎呀,妈妈是没有注意我掉进水里?还是得不到帮助呢?
师:你看,随着故事的推进,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都出来了。如果你是巡警,如果你是鸭妈妈,你们在这个故事中的想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是啊,站在不同角度来写文章,心里的想法会不一样?你要走进这个故事中去,去感受当事人当时的心情,你就能把这个故事写好。
(接下来,老师让选择同一个角色的孩子坐在一起,两个同学合作写故事,一个写前三幅,另一个写后三幅,写作时间18分钟。写完之后,教师让孩子们展开自我对话——出声朗读,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写得蛮有意思?是否展开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同学们,听别人的文章,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要边听边关注: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2.这个故事是否写出了真情实感?
[ 点评:提倡儿童作文的自由表达,不是不要“规则指导”,关键在
于如“课标”所指出,要“精要有用”。教师在这里紧扣怎样写得有真情实感,所强调的三点,确切而必要。以“大声读”来自改作文,方法出新而又很有实效。]
生:我是鸭妈妈,今天天气情朗,我和宝宝们呆在家里有点闷,便打算出去郊游,我们边走边说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人行道上。突然,我感到有些不对劲,回头一看,天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原来六个宝宝,现在只剩下三个了,唉呀呀,不得了啦,其它宝宝都去哪了?(师:这是什么描写?
生:心理描写。师:对,这就把感受写出来了!)我心急火燎,是不是人太多,孩子们走失了?是不是被人抓去了?是不是……我急得嘎嘎直叫,真不该这么粗心,把孩子们给丢了,现在它们在哪呀?
突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从下水道传来“嘎嘎嘎”的回声,我心头一紧,(师:“心头一紧”写得多好!)我急忙领着其它孩子赶过去,果然,孩子们掉下了下水道。(师:建议改成“掉进了”)掉进了下水道。我心急如焚,到处“嘎嘎”乱叫,可是谁也听不懂鸭语呀,换来的只是异样的目光!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无论如何也得救出我的宝宝。这时,我看到一位巡警,似乎看到一丝希望,急急忙忙奔过去,围在巡警旁叫:“嘎嘎嘎嘎,快救救我的孩子,它掉进下水道了。”警察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我的意思。无柰之下,我只好用嘴巴叼着巡警的裤角,拖着他向下水道走去。
师:这是鸭妈妈一,我们来听听鸭妈妈二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生:巡警,巡警!怎么样,看见我的孩子了吗?(学生朗读得不紧不慢)
师:你好像心平气和嘛?一点也不焦急。
生:(语气焦急)“巡警,巡警!怎么样,看见我的孩子了吗?”我焦急地喊着,大概是巡警没有听懂,没有回答。我心想:我的孩子们在下水道一定很害怕,不知冲到哪去了,上帝保佑,上帝保佑。(师插:阿门)(众生笑)巡警急忙拿来一块大木板,把它插进下水道。他想干嘛?突然他说了几句人话。(师:这个“人”去掉,人就是人,改为“他说了几句话”)。
(众生大笑)
生:他说了几句话。见我没听懂,又和我那些还没有掉进下水道的孩子嘀咕着什么。嗯?什么意思?哦,是想让孩子们召唤下水道下的兄弟,“孩子们,你们快叫哥哥,这样它们就会爬上来了。”“哥哥、哥哥,快上木板,快!快!”“不,不行啊!”这时巡警拿来一条绳子一甩。“呱呱呱……”“是我的孩子,快来我的孩子,快抓住绳子!。”
师:“呱呱呱”?怎么变青蛙了?(生众笑)“呱呱呱”改成“嘎嘎嘎”,这句话没有交代清楚,建议改成“一甩,底下传来‘嘎嘎嘎’的声音”。
生:这时巡警拿来一条绳子,往下水道里一甩,下水道里传来“嘎嘎嘎”的声音。快孩子们,快抓住绳子!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了!哦,宝贝们没事了。经过巡警的救助,孩子们(学生没写完,接不下去了)
师:终于脱离了险境。
生:孩子们终于脱离了险境。
师:你只写了一幅图,我相信后面的几幅一定写得很精彩。这位同学用了很多对话来推进故事的情节,段落非常清晰。前面这位同学心理描写非常的细腻,细节描写得也很好,但是有个建议,适当地多分段。会使你的文章读起来不累,条理也很清晰。下面,有请落水的小鸭讲故事,掌声有请!
(热烈鼓掌)
生:一天,我与其它五个兄弟姐妹和妈妈兴高采烈地从家里出发
师:“和妈妈”改成“我和兄弟姐妹们跟着妈妈”,好不好?
生(小鸭1):一天,我与其它五个兄弟姐妹跟着妈妈兴高采烈地从家里出发去郊游,我们开心极了,我们走了很久,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哇,这里可真热闹!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许许多多的铁匣子在道路上奔驰着。
我看入神了,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了一个坑里。(师:注意这个“坑里”用得很准确,她不是说下水道而这是说坑里,因为鸭子不知道这是下水道。)还不小心地把两个哥哥拉了进来,坑里黑乎乎的,全是水,水流很急。坑里又冷又臭,我们使劲挣扎着。我想:如果不快点离开这,我们可能被臭死,或者被淹死。想到这里,我更加用力的挣扎,但我的体力却一点一点地耗尽,我朦胧地听见妈妈在叫巡警,我也更焦急地想要有人来帮助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不见有人来救我。(师:建议加上“始终”,却始终不见有人来救我)。却始终不见有人来救,我的体力也耗尽了,我开始绝望了,我们难道会死在这里吗?我觉得周围越来越也越来越冷了。(师:后来就昏过去了。所以它没有醒来,就没有写下去了)(生笑)
小鸭子2:不行,我转念一想,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妈妈一定会来救我的。可是两个哥哥不知道被水冲到哪里了?我真害怕呀!我的脚越滑越慢,正要停下,突然被一个圈套住,因为寒冷和恐惧,我的身体瑟瑟发抖,无力地挣扎这个绳圈,我用最后一点力气支持着。慢慢的,我的鼻子闻到了太阳和花草清香。(师:鸭的鼻子真厉害呀,太阳和花草清香都能闻得到(笑)不过这里写得真是好,太阳和花草的清香多么富有诗意。继续!)一道阳光洒遍了我的全身,我感觉到一双大手捧着我,妈妈亲切地呼唤着我,我睁开双眼看到往日亲切的面孔,我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当我看到一个陌生面孔时,妈妈跟我说:“孩子这是你的救命恩人。”我对这位陌生人感激地叫了几声,他把我放下,我看见两位哥哥正站在妈妈身边,我跑过去跟它们抱在了一起。
天色已不早了,妈妈带着我们往家走去,陌生人笑着目送我们走在马路上。
师:你觉得写完了还是没有写完?
生:没有写完。
师:想一想她这个文章还应该增加什么内容?
生:应该加上,鸭子们来到马路上,很多车辆戛然而止。所有的行人都默默地送着它们路过这危险之地。这个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漏了!
[点评:交流环节十分精彩,既是示范,又可借鉴,而当场面批面改,可以把不妥之处,在师生的对话互动中推向纵深。]
第四板块:拓展,引发深度思考
师:回去之后将自己没写的那部分写好,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同学们,既然是一个故事,总得有一个题目吧,你认为出什么题目好?
生:《有灵性的鸭妈妈》。
师:如果用这个题目,文章的重点就要落在鸭妈妈的身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