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作家迟子建第二次获得冰心散文奖。近日,她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进入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记者从同为入选作家王刚那里得知消息,迟子建可能会获取此奖。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迟子建二十年的写作史,她是中国文坛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并且两次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可谓是硕果累累,可是在这些奖项的背后又藏着怎样一个女人呢?是否就像她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说的那样,“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
■主题人物: 迟子建
1964年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自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500万字,出版著作40余部。
作家得奖像一阵凉风
竞报:您二十多年得到这么多奖项,有什么感想吗?会偶尔有一些成就感吗?
迟子建:成就感可能谈不上。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发表了500多万字的作品。我是一个作家,这就像一个农民种田,这都是分内的事情,当时能得到肯定是值得开心的,但是没有这种肯定,农民就不种田了吗?
竞报:您得过三次鲁迅文学奖,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迟子建:呵呵,很多人都这么问过,鲁迅文学奖到现在一共才办了四届,而我一个人得了三届,这可能会引起一些读者的好奇心。其实这一切都很简单,一个作家写作其实就像在跑马拉松,但我个人在跑的过程中很少回头看自己的成果,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作家应该永远把眼光放在未来。
竞报:那么得奖对于您来说,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
迟子建:一个作家得奖,就像是一个人在赶长路时走得热气腾腾的,正在感觉很闷热时,一股凉爽的风吹来了,让我感觉很温馨、很振奋,但是这是一个瞬间的感觉。其实,没有这阵风,我也会照样赶我的路。
现在的长篇像大跃进
竞报:您这几年写中短篇似乎很多,您是怎么看待中短篇小说的?
迟子建: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个作家能被人们记住,往往是由于他的一两篇中短篇小说。但现在恰好相反,一个人的长篇,在这个时代,可能会使一个作家一炮走红。我觉得作家从中短篇小说开始写作,是有基础的写作。这意味着,一个工匠,经受过最基本的训练。
竞报:那么中短篇小说在您的创作年表上是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
迟子建:我个人很偏爱中短篇写作,我粗看了一下自己的创作年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到现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中,哪怕我写作 《伪满洲国》,也没有中断过中短篇的写作。我觉得中短篇写作能锻炼一个作家的气韵,能让作家变得不贪大,而是求“小”。求“小”,也就意味着作家不会与生活中的涓涓细流相阻隔,而真正的“大”作品,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中生成的。
竞报:现在很多年轻作者一上来便是长篇小说,那么您如何评价这种现象呢?
迟子建:现在的长篇现象,真像当年的“大跃进”,一窝蜂地奔着“高”上,浮夸、臃肿,极不正常。一种文化,如果没有历经“沉淀”,它的价值就值得怀疑。 苏童(著名作家):
她有一个先声夺人的故乡
竞报:很多人说,迟子建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故乡,您是这样认为的吗?
苏童:是这样的。她的故乡在中国最北端,到处都是雪地,漠河、北极村、木房子、冰封的黑龙江、马车,这些景色都是在电视里经常出现的,而迟子建以前竟然就住在这样的地方。大约没有一个作家的故乡会比迟子建的故乡更加先声夺人了,太诗意了。
竞报:这似乎造成了她自由的写作笔调。
苏童:迟子建的小说构想几乎不依赖于故事,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个人的内心感受折叠而来,一只温度适宜的气温表常年挂在迟子建心中,因此她的小说有一种非常宜人的体温。如果说迟子建是敏感的,那她对于外部世界的隔膜和疑惑进入小说之后很神奇地转换为宽容。宽容使她对生活本身充满敬意,因此我们很惊讶地发现迟子建隐匿在小说背后的形象——她的手从来都是摊开着,喜悦地接受着雨露阳光。
王安忆(著名作家):
她天生就知道怎么写小说
竞报:您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迟子建和自己很像,为什么呢?
&nb [1] [2] [3] 下一页
|